比吼叫更具杀伤力的,是这些隐形的软刀子,第3句至少说过100遍(2)
哭哭哭,就知道哭
哭有什么用?!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觉得哭有用吗?
回答一定是肯定的,有用。
尤其女性可能更有感触,有时候事情并没有解决,但哭过之后的确感觉好些了。
这就是哭的作用,它是宣泄情绪非常好的一种方式,甚至有可以令人从情绪巅峰冷静下来的功效。
孩子们经常因为不被允许或自己做不成某事而大哭大闹。
家长们也常常因此而感到烦躁,我们非常希望能够通过一些方法让孩子快速停止哭泣。
一旦没有顺利实现,就转变攻略,改为训斥:
哭哭哭,就知道哭,哭有用吗,能解决问题吗?
但其实这样说有非常明显的两个问题:
一,否定哭的作用。
孩子发泄情绪的方式本来就少,加之表达能力有限,哭可以说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如果连哭都不被允许,那情绪就真的只能被压抑起来了。
二,我们也并不是真的想解决问题,不过是想让他停止哭而已。
为什么他们一哭我们就生气,因为我们对哭闹有误会。
孩子一哭,就认为有问题了,问题是谁造成的呢,谁要为这个「错误」承担责任呢?
很简单,不是父母,就是孩子。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反思是自己的问题——没吃饱?拉尿了没清理?冷了热了生病了?没照顾好?
随着孩子年龄越来越大,哭的原因也越来越多,大人止哭的能力越来越有限,觉得无能为力时,则会将责任推给孩子:
太不懂事了!太不听话了!说了也不听,太不小心了!
于是他越哭你越生气,他越哭你越想说他,越想揍他。
但实际上我们从一开始就错了——哭,根本就没问题。
我们不能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没有错,制止不了的哭闹,不代表着父母的无能。
孩子无法马上停止哭,同样也没有错,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不代表孩子故意找茬。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既然都没有错,我们为什么要急于制止,又为什么一定要找出「罪魁祸首」?
遇上爱哭的孩子,就让他哭一会儿吧,哭一哭真的能好一些,情绪稳定了再来解决问题,反而会更有效,不是吗?
我以后再也不会相信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