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吼叫更具杀伤力的,是这些隐形的软刀子,第3句至少说过100遍(3)
这句话一般是在我们发现孩子说谎或者屡教不改之后说的。
▎先说撒谎
3 岁以下的孩子,根本不会撒谎。看起来他们在说谎,其实是因为他们没办法区分想象和现实的区别。
所以根本不需要说「我以后再也不相信你了」,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有可能影响孩子的安全感,甚至变得内向敏感、自我怀疑,因为此时的父母救是他们的全世界。
图片来源:电影《如晴天,似雨天》
最好的应对办法就是不要去管,只要轻轻纠正他们的表述,帮助他们学会区分幻想与现实。
可以套用这个句式:妈妈知道你不想刷牙,不过,你确实还没刷。
4 岁以上孩子就开始真正撒谎了,如果孩子明知道撒谎是不好的行为,却还是选择撒谎,从根本上来说,源自我们不恰当的应对。
比如过于严厉的管教,让孩子不敢说实话。
而我们的进一步威胁,只会让他们去撒更高级的谎,简单的一句「我以后再也不会相信你了」只会让问题越演越烈……
图片来源:电影《岁月神偷》
▎再说屡教不改
屡次说话不算话也令许多父母不能忍。
孩子明明都答应了,事到临头,说话不算话,你责备,他还胡搅蛮缠的哭闹。
我们气急败坏的控诉:
「(再一次打了人)我再也不相信你了,以后我就不带你去游乐场玩。」
「(偏要多吃一根冰棍)我再也不信你了,以后一根冰棍都不给你买!」
因为食言被父母揪住小辫子嘲讽和挖苦大做文章的孩子,都太可怜了。
你觉得是孩子太让你失望?
殊不知,他们是在用自己的自尊给父母错误的期待买单。
图片来源:电影《少女哪吒》
责备前先自问一句:你期待的自律、守诺,真的是属于合乎他年纪的期望吗?
他们原本就不必承担这个罪名,是我们过高的期待硬把他拉下水。
所以,不要对孩子的承诺太较真,,更不要诱导他做任何承诺。
如果总是让孩子承诺自己做不到的事,并在事后坐实他不值得信赖,这波操作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慢慢的,他也会觉得自己是一个说话不算话的人,这会让对自己产生极大的自我怀疑。
父母有别于孩子最大的优势,就是我们有能力更加理性的思考问题,而不是真的轻信未经过思虑、脑子一热下的承诺。
都说说话是一门艺术,在孩子这里更是了。
很多隐形的伤害是我们没想到的,也有一些是情绪驱使脱口而出的。
但无论是哪一种,我们都需要去直面它,一下子改掉虽不容易,但可以每天进步一点点,就像孩子的成长一样。
树妈说:
微信最近改版了,为了方便后续能接收到咱们的文章,大家可以在文末点个【在看】+【赞】。
另外还有件事情要跟大家说一下,咱们开通视频号啦。
咱们最新一期的视频,是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家有爱冲动、不遵守规则的娃,可以试试看↓↓↓
想看更多视频,可以关注我。后续我会在这里,继续跟大家分享我的有趣日常、心得、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