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的坚守:哪怕成绩垫底,也不要放弃孩子(深度好文!)
作者:朗读君
来源:朗读君(ID:langdu120)
只有陪孩子坚持,不放弃孩子,才能一同欣赏最美的曙光看着孩子的成绩单,我心中思绪万千,想着和家长们聊一下,我家孩子成绩垫底到逆袭的真实经历:孩子初三时,我的心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孩子哪都好,就是学习不行,我着实发愁。其实,从初一开始,孩子的成绩还算不错,虽谈不上优秀,但也算是中等,我也没太费心。但谁知道,初二开始,孩子在学习上越来越力不从心,开始陷入“成绩差—没自信”的恶性循环。起初,我老觉得自己的孩子“只是贪玩,但很聪明”,不必过于在意他的变化。但当那张倒数的成绩单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才忽然慌了,情况并没那么乐观,我的孩子也没那么“超能力”。从倒数到升学,我和孩子不断探索,彼此打气,虽然磕磕绊绊,好在最后付出得到了回报。现在想来,要说让孩子成绩变好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我没放弃孩子,孩子没放弃学习!相信从孩子还没出生,很多家长就饱含期待,坚信自己的孩子一定很特别,对孩子给予厚望。但直到孩子开始上学,这层对孩子的“智力滤镜”被打碎,连带着家长的心也碎了:“啊?我的孩子居然会读不懂题,甚至连数手指都费劲......““怎么会这样,这么简单的题目,怎么讲破嘴也听不懂,这真的是我的孩子?“
是啊,这和家长期待中的“小神童”截然不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孩子本是不完美的,但家长在看孩子的时候,却带上了“美化滤镜”。换句话说,家长的落差感源于:自己的期待和孩子的实际表现之间的差距。这样看来,孩子未免显得“无辜”,只是因为没达到“期待值”,就要被扣上各种帽子。就像孩子初一、初二时,,我老觉得以孩子的“天资”,只要稍加努力,初三升学完全不是问题。直到现实给了我一记火辣的耳光,我的孩子学习能力有限,甚至已经落后很多了!起初,我也会埋怨,也会想,我的孩子怎么会这样,对孩子充满了不解,甚至会对孩子发脾气。但看着孩子日益颓废的神态,我开始反思,难道一切都是孩子的问题吗?哪怕孩子在学习上遇到了问题,我却没有切实地去了解,只是在我的想象中对他“指手画脚”。况且,承认孩子的“平凡”那么难吗?接纳孩子,帮助孩子,才是我最该做的事呀!从那时起,我就暗暗发誓,不再拿自己“期待幻想”的标尺去衡量孩子,而是拥抱不完美却真实的他。这之后,我的心态平和了很多,也能更加客观的去看待孩子,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孩子对我越来越依赖,心态也变得积极起来,有什么问题也愿意和我探讨。有时候想想,这或许也是我的成长,是作为家长第一步要学会的:粉碎滤镜,拥抱真实。起初,看到孩子成绩垫底的时候,我的心态是奔溃的,甚至带了点不屑。我满脑都在想,这些简单的题目,孩子怎么会做错呢?他是猪吗?每天和别人一样来上课,人家怎么就能那么优秀,我的孩子怎么这么差!怀着这样不解的心情,我询问了我的教师朋友,希望得到一些建议。现在看来,当时他的建议里,最有用的便是:听课,和孩子一起去听课上学。我当时还不胜其解,不懂他要我这么做的意义,后来我完全明白了。原来,一方面,他希望我能在学校里想起,当年自己读书时的“百思不得其解”,从而理解孩子的“当下”;另一方面,他也希望我能“换位思考”,观察和体验孩子的真实感受,从而思考孩子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有哪些主客观因素存在?起初,我坐立难安,很是不专心,听不进去,后来,好不容易听进去了,又会被别的东西吸引,心里想着,时间也过得太慢了,知识点密密麻麻的,我的脑子似乎也跟不上了......
现在想想,读书会,上课也会有不专心的时候,也会有漏掉知识点的时候,各种开小差的时候,也并不能完全吸收老师的知识,也是费了好多努力才会有好成绩。孩子和大人的各方面都有很多差异,尤其是知识积累和学习思维方式上,更是明显。孩子不能很好地消化知识,我最该做的不应该是帮助孩子找到适合他的学习方法吗?但却总是一顿脾气,搞得孩子也开始和我疏远了。是啊,只有亲身体验,换位思考,才能感知到孩子的无助和畏惧,就像在商场里很多孩子要抱抱,家长以为孩子偷懒,但有人蹲下来,以孩子的视角行走时,才能明白,原来深陷人群是那样的压抑和无助。做家长的习惯了家长的姿态,却忽视了孩子的高度,这是我们最该反省的地方。那堂课,我收获了很多,也更能理解孩子的苦闷,和孩子达成统一战线,一起解决问题!起床,做一顿可口的早餐,和老公聊聊天,上班,下班,逛街,吃饭,休闲,运动。
事实上,生娃后,我才发现,我完全进入了相反的生活:给孩子做饭,给孩子准备学习资料,给孩子洗衣服,给孩子收拾房间,辅导孩子作业,担心孩子学习。
是的,我的生活变成了“为孩子服务”,一切以孩子为中心。那时候,我觉得孩子简直变成了我的牢笼,把我困在这样的“小天地”里。叫醒我的不是闹钟,也不是梦想,是孩子起床要吃饭上学。我的时间,再也不能被称为“我的”,而是“孩子需要的”。但我也知道,每家都是这样的,为了孩子的未来,妈妈们把自己的时间都“献”给了孩子。慢慢地,我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也开始找到了这样生活的闪光点,我的孩子也给了我很多感动。从出生到读书,甚至以后的时光里,我都会对孩子尽心尽力,做好孩子的“后盾”。看到孩子什么都愿意和我说,出门也会想着给我带东西的时候,我知道,一切都值得!我并不是牺牲我自己,我是在和孩子共同成长着,我们的爱和感受都是相互的!对孩子来说,别人的轻视不一定会影响孩子的心态,但家长的否定却是孩子最大的“伤痛”。很多孩子并不是学习能力差,而是没自信,无法在学习上找到存在感,久而久之,学习便变差。家长不要小看自己的鼓励带来的影响,正是这小小的鼓励,让孩子能在学习上找到存在感,更加进步。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n6.com/view-1149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