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黑红路线,她真的还不够格
不得不说,综艺真是个试金石。
营销的人设,上个综艺,多少都能试出来些真性情。
有的凭此圈粉;有的,得不偿失,原来积攒的路人缘,越来越败光。
这次翻车的,是看似人畜无害的陈小纭。
事,本来也不大。
就是在《浪姐2》上,跟队长容祖儿因为分歌,闹了场别扭。
可接下来,没完没了了还。
隔几天,不是拉着容祖儿,就是拉着网友,贡献热搜——
“陈小纭怼网友”“陈小纭拉踩容祖儿”“陈小纭和容祖儿拥抱和解”“陈小纭解释深夜不能刷手机”……
密集到让人忍不住猜测,这姐是想走黑红路线么。
大家也成全了她——
原来,看似可可爱爱的“在逃公主”,竟然是个用“示弱”当武器的心机女。
怎么回事?聊聊。
别看《浪姐1》这类组团竞技综艺,似乎是翻红的好平台。
其实,短时间内和这么多人一起相处,很考验一个人的情商,和对问题的处理方式。
稍有不慎,便会自揭其短。
而陈小纭,偏偏是不擅长,得体地处理人际关系的那一类人。
从她在《浪姐2》上的表现来看,实在让人觉得拧巴。
就看事情的源头,和容祖儿的分工矛盾。
她们这一组抽到一首不大好表现的歌,容祖儿既是专业歌手,又是队长,自然会提出自己的专业意见:开头是情绪定调,不好唱。
偏偏陈小纭认为自己唱不来高音,开头部分更容易驾驭,选定开头不撒手。
两人便因为这个起了争执。
就像工作上一样,因为意见不同产生矛盾,再正常不过。成熟的做法,当然是寻求一个解决办法。
这一点上容祖儿很理智,找来声乐指导老师,想现场试一下,让老师给个意见,合情合理。
可陈小纭,怕自己直接唱不来,便拒绝、回避。
然后像个小孩一样开始哭,边哭边向容祖儿发脾气:
现在一定要逼我唱这个
在这么多人面前
我不知道为什么
这一哭,顿时把容祖儿衬托成“十恶不赦”的迫害者,自己倒成了委委屈屈的受害人。
飘实在替容祖儿冤枉,也太能理解她的手足无措,拼命解释:
我是为了团队的效果着想
我没有私心
如果伤到你,我向你道歉
明明是在想办法解决问题,就事论事,结果对方不仅不沟通,还哭。
这边忙着解释、道歉,那边还是哭得梨花带雨,楚楚可怜,多委屈啊。
面对容祖儿的道歉,陈小纭只会说:我也着急啊。
有的人爱哭,是因为自己表现不好、自责,这样的哭,能惹人怜爱。
可有的哭,你却能看出,是为了给自己谋利。
他们只是擅长用情绪上的压迫,来让对方听从就范,达到目的。
甚至,把对方置于一个加害者的地步。
陈小纭的哭,显然是后者。
这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情绪发泄,情绪背后,明晃晃亮着的,是自己的私心。
她执著于自己想要的东西,却从不会坦坦荡荡地表达意见。
在选导师的时候也是如此。
她想选周笔畅,这时那英来争取她。
那英是个直接人,一来就跟她亮明态度,来团队的好处,会让她最大发挥优势等等,这时,陈小纭并没有表示拒绝。
可当那英再度确认时,陈小纭却态度模糊:
姐,你再让我想一会儿。
那英都急了,但她也不敢再说,因为陈小纭的话里,已经带着哭腔。
再抢,就显得自己咄咄逼人。
上综艺,想赢,并没有错。
陈小纭为人诟病的,并不完全在于想赢,,有私心。
而是,不管是争取,还是回怼,她的姿态,总是让人感觉不得体。
含含糊糊,阴阳怪气,表里不一。
因为分歌事件被网暴,气得回怼,本来还能扳回一局,立一下“刚”人设。
可她就连回怼,也怼不到点上。
说是父母被骂,才忍不住回怼,可挑着回的,却是一条说她情商低,不好好训练的留言。
这前言不搭后语,打脸就算了。
更令人观感不适的是,话里话外暗戳戳地拉踩容祖儿。
这头刚暗示容祖儿流量低。
另一头又在节目里上演,主动拥抱容祖儿冰释前嫌。
可抱归抱,却一句道歉的话也没说。
检讨自己的,都是说话直、莽撞、讨人厌。
都用哭来回避沟通了,却怪自己说话直?
不得不说,在人际交往中,陈小纭实在太不真诚。
这种种行为,不管哪件,掰开来看,都给人一种表里不一,私心甚重,又不识大体的印象。
还是容祖儿回应得大气,一边给她台阶下说,表演很好看,一边撂大实话:
我们都成年了
我们不是小朋友
可惜,成年很久的陈小纭。
却依然学不会以成熟的姿态,哭哭闹闹,含含糊糊。
被人骂茶里茶气,真不冤枉。
事实上,陈小纭并不是那种向来没有路人缘的女星。
相反,她可爱软萌的长相,笑起来甜甜的,一度让不少人成为路人粉。
在《如懿传》里演如懿的贴身丫鬟惢心。
一心为主又善良,被人称为“惢心小天使”。
《超新星运动会》上,戴着红色蝴蝶结,就像从动画里走出来的小公主。
上了舞台,也是一水儿被夸像“小仙女”。
毫无攻击性的长相,容易让人第一眼就产生好感。
而为长相加分的,是她在需要展示业务能力的时候,很少拉胯。
第一届“超新星运动会”,她表演体操。
穿着紫色,闪闪发光的体操服,一套高难度动作完成得行云流水,身姿优美。
举手投足,能看出以前学芭蕾舞的功底。
第二届,她不玩体操,玩射箭。
一出手,就是十环。
小时候学游泳,因为游得很好,还差点进了国家队。
一个偶像运动会,她都会认真对待。
体操动作想完成漂亮,暗地里练得浑身淤青,最终拿下了冠军。
上《演员请就位》,也认真排戏。
为演好一个老板娘的角色,还特意到串串店打工。
从一系列的表现来看,陈小纭的个性里,其实是有着一股傲气的。
这傲气,既有想赢的野心。
也有不输于人前的体面。
展示在众人面前的,一定是最好的成绩。
如果没准备好,会露拙,便不想示于人前。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她不愿在众人面前唱歌,既怕唱不好,会丢脸。
又怕失去自己想争取的东西。
这股傲气和强烈的好胜心,掩盖在柔弱的外表,和温吞、不直接的个性下。
显得拧巴又扭捏。
这样的性格一旦全方位展示,无疑是不讨喜的。
在之前那些不需要特别展示人格特点的竞赛类综艺里。
好比《超新星》《演员请就位》,陈小纭都是收割路人缘的那一个。
但每每上那些,和人打交道、把明星当作标本,剖开观察人性的真人秀。
她就总会露出硬伤。
说白了,她有点像学校里,那种相处起来总莫名膈应人,处事总存些暗戳戳的心机的好学生。
学习成绩优良,但人格魅力欠缺。
可如今她偏生要扬短避长。
无限放大自己性情上的缺陷,甚至有凭借这种缺陷,打开一条茶艺黑红之新道路的倾向。
这缺陷是什么?
其实便是一个字。
弱。
而小白花般惹人怜爱的弱气,在目前的娱乐圈,其实是一种吃香的气质。
一方面,脆弱感天然有吸粉功能,虐粉固粉效果极佳;另一方面,脆弱小白花,在当前贵圈,选手寥寥。
陈小纭本是一个种子选手,她本身就有楚楚可怜的外型和氛围感。
忧郁的眼神让人怜爱
开口就有种想哭的感觉
但,陈小纭的问题在于——
她在温柔可怜人设获得初步胜利,吃过了第一波弱气红利之后,油门踩过了,一脚把这种气质,放飞自我到过犹不及的疯魔地步。
虽然她一再强调过自己私下本性并不软糯温柔。
但陈小纭明星人格,的确是在柔弱这个人设里,一路前进。
从《演员请就位2》里,广受好评的温柔礼貌。
到《我家那小子2》里,被于小彤祸祸、欺负的委屈巴巴。
再到《浪姐2》里,终于把委屈,彻底进化为一种受害姿态。
陈小纭完成了从温柔萌妹、委屈小女友,到被害妄想症患者的转变。
这其实是一种过度的自嗨。
艺人,尤其是演员,很容易在某种尤其契合自己的气质中自嗨。
当一个艺人由于外型、氛围、或者一类角色,和某个人设结合得特别好,获得红利之后,便很容易在人设中迷失,走向油腻,或走向疯魔。
例子多不胜数。
前段时间《中餐厅》里,“我不要你觉得”的黄晓明是一个。
沉浸在不食烟火的仙女人设,被所谓的完美反噬自我的鞠婧祎,也是一个。
只不过,陈小纭的人设自嗨,可能比上述几位,还要疯魔一点。
因为她的示弱表演,已经不仅是在娱己,更到达了伤人的地步。
示弱是有伤人风险的。
《立场》里,柯蓝和死亡体验馆创始人丁锐,便有聊到过示弱的话题。
柯蓝说——
我不愿意示弱
因为不知道会伤害了谁
当时对于这句话,飘对示弱的伤害性,也就只理解到示弱可能会导致劳动量分配不合理。
但看过陈小纭和容祖儿之后,我才知道,示弱的伤害性,远不止让别人帮你干活那么简单。
无底线的示弱,是一种,通过降低自己的姿态,把他人塑造成加害者,以达到操纵局面的卑劣工具。
它尤其容易伤的,就是素养高、心肠软的人。
心肠越软的人,越懂得怜弱,素养越高,越容易被怜弱的氛围绑架。
他们,也最害怕因为欺弱而陷入不义。
可能有人会想起《我家那小子2》里的陈小纭。
整季《我家那小子2》播完,大家对于小彤陈小纭这对,最鲜明的记忆标签,就是暴躁于小彤祸祸了软糯小女友陈小纭。
陈小纭也因此收割了一波怜爱粉。
于小彤不喜欢张睿这个人,就不让陈小纭听他的歌,还为此抢陈小纭手机看,强行停车,下车把她她活活逼哭。
这本来就属于过度控制,过度反应的做法。
但陈小纭的处理方式其实并不成熟,不成熟的点,并不在于她答应了不听张睿的歌还继续听。
而是她永远只作委屈可怜状,无限包容于小彤的不讲理。
无限低姿态的人,看似做小伏低,其本质上近乎一种自我表演。
潜台词无非是,你看你看,我都这么可怜巴巴了,你再不顺着我,你可就是恶人了。
这种情感绑架,会让最正常的反应,都像在欺负人。
那么,面对于小彤这样蛮横的的亲密关系对象,成熟的处理方式是怎么样的。
很简单,讲道理。
成为思维上的强者,而非姿态上的弱者。
可以向隔壁毛晓彤抄抄作业。
陈翔其实也是一个既不占理,又不讲道理,歪话还一堆的主。
遇到这种头脑混沌、理性思维能力差的对象,就更得一条条跟他罗列,彻底从道理上帮他梳理清楚。
而不是像陈小纭,陷入在我好委屈,付出好多的受害者姿态里。
如此在亲密关系里,才会形成讲道理的共识,才会走向有序的良性,而不是无序的混沌。
才不会走向于小彤和陈小纭那种,两个人无限互相伤害,互相挑战对方底线的混乱状态——
于小彤不喜欢在爱车上放不喜欢的手办,陈小纭就偏要在上面放个hello kitty。
无论是柔弱还是示弱,本质,都是一种中性词。
弱的尺度拿捏好,可以具备很高的审美价值。
而示弱,退可以成为一种守拙的自保,进也可以成为一种处世的智慧。
但得寸进尺,则会成为一种绑架、操纵、威胁他人的卑劣工具。
娱己害人,最终自己也被“我弱我有理”的自我认知吞噬。
好好的人,变得面目可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