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中国最强杠精”、“马甲号拥有量第一人”、“亚洲梗王”等雅号这里要先向各位家长们推荐一套鲁迅儿童文学精选(全套6册),了解我们的家长一定知道,这套我们前期卖得超好,各项数据都很靠前,并且家长孩子们之间好评不断。
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是中国现代白话文书写范式的先驱和实践者,但由于其去古未远,加上偶尔会使用浙江方言,更重要的是,其文章中又处处闪耀着深邃思想的光芒,导致涉世未深的学生在学习鲁迅文章时异常苦恼,甚至某个标点符号都能被解释出含义。但当一代代少年慢慢成长起来,经历了生命历程中的种种磨难后,再读鲁迅的文字,恍然间突然开悟,不禁发自内心地呐喊出一句:论笔头上的骂人功夫,鲁迅自称第二,恐怕无人敢叫板第一。其火力之猛、杀伤之大,常让不少名家退避三舍。但约战对象太多~不免容易引起麻烦,为了自身安全,也为了能一只放飞自我,书写更多有战斗意义的文章,常常更换马甲账号,减少敌对势力的注意。据非科学统计,周树人一生大概使用了不下180余个笔名,而开始用于1918年的“鲁迅”则是使用时间最久,也是最有影响力的笔名,以至于现在有纪念他的鲁迅纪念馆、鲁迅故居、鲁迅公园、鲁迅书店等皆以这个耳熟能详的笔名命名。从他1898年开始使用第一个笔名“戛剑生”,到1936年病逝于上海。约计使用
在这其中,也不乏偶尔会使用周树人、周樟寿、周豫才等本名的情况存在。如此庞大规模的笔名,即便放到世界作家群中,也是首屈一指的马甲号达人。如此多的笔名,创造了无数的战斗檄文。无论小说、散文,还是杂文,鲁迅的文章中洒满了金句的种子,这些金句经过时间的发酵,慢慢也成了名梗。最著名的莫过于出典自《孔乙己》:XXX的事,能算偷么?尽管鲁迅的文章不是那么好理解,这反为脑洞大开的网友们提供了认知偏差优势,各种名梗、神梗应运而出。深扎在课本里多年的鲁迅先生就这样,如天降猛男一般,成为了人们用来自嘲、自嗨的“亚洲梗王”。不过难辨真假,这也很容易陷入“伤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极强”的尴尬境地。不信的话,我们不妨做一道选择题:A 为赤贫的绅士计,目前最好的办法,我以为莫如弄一个有钱的女人做老婆。我们了解鲁迅,大多是从文章起步,殊不知大神是个百科全书式的伟人!除了在文学界立下了无法朽灭的丰碑,还横跳到诸多领域,堪称跨界大V,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几乎在每个领域都做出了成绩。鲁迅早年留学日本,精通日文,流利到可以用日文写作的程度,所以翻译海外作品成了他的另一项跨界技能,在他翻译的诸多作品中,不得不提及几部科幻作品《北极探险记》、《月界旅行》、《地底旅行》,这简直就是跨了两界,翻译+科普。鲁迅还曾在南京考入了水师学堂和矿路学堂,这一期间的学习,为他打开了探究地理科学的大门,他在这里学习了包括矿物学、地质学、测算学、测图学等课程,毕业时还获得了金质奖章。在赴日后,鲁迅还联合了一些好友创办了百科知识类刊物《浙江潮》,在这本刊物上鲁迅发表了大量地理地质类文章,涉及了宇宙和地球的起源、地质年代的分层、煤炭对国家崛起的辅助、人类的进化、地理环境对历史发展的影响以及中国矿产分布等,曾被后世誉为中国现代地质研究最早之论文。至于精通医学,能讲生理解剖课,这些都不必提了,都是大神的基本操作。还有一大跨界,挺让人大吃一斤的,那就是美术设计,有图有真相:鲁大神只专注一项,就已经是该领域的大家了,厉害的是人家兼通文理,艺术领域也照样横行,还有谁不服!此外,在书法、版画收藏、地图、古碑金石、古籍校勘等领域,鲁迅也多有建树,在美食、理财上也堪称高手。在日本、韩国文化学术领域更是有“鲁迅学”的研究热潮,在整个东亚文化史上,他是名副其实的“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说了这么多,细数了这么多成就,或许有他独特的天分在,但我们更希望是让孩子看到大神之所以能成为大神,其背后的深意更值得关注和学习。比如他不敢轻易懈怠的苦行僧般自律精神,从他在三味书屋读书时刻在书桌上的“早”字开始,他的一生必定即便荆棘满布,筚路蓝缕,也要勇往直前,世上本没有路,他开拓的多了,也便多了很多路。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在每一种领域的建树都离不开生平丘壑铸造,正因为中医没救活他父亲的生命,他才要学医救国;而要赴日学医,他得在南京学习时就必须得打好各种自然科学的基础;在日本课堂上饱受屈辱后,他才明白学医只能救生理上的生命,而无法改造人的精神,所以他才弃医从文,走上以笔为剑、为枪的救国救民之路。可以说在他生命中的每一站都为其在广博的领域上开疆拓土提供了前因,有前因才能导致后果,所以了解了他的完整生平,才能更彻底地了解鲁迅的文章、鲁迅的思想、鲁迅的伟大。希望《这就是鲁迅》,可以让孩子们翻过“周树人”这座学习上的大山,还能体会到鲁迅先生的家国情怀,不仅涨智,更长志!
友情提示:如果两套一起购入还可额外享受10元优惠!感兴趣的家长们千万别错过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n6.com/view-1167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