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调休被骂上热搜:讲真,放假根本救不了打工人
五一假期就要到了。
想想放假回来,差不多要连上半个月班,小仙女就累觉不爱,要放的五天假都不香了。
有同感的不止我一个,朋友小宇就为这事,找我吐槽了三个小时:
“社畜怎么就这么难呢,机器都不能连轴转,中途还得上油保养,何况人呢?不想干了,真的不想干了。”
其实,五一调休只是个导火索,小宇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早就到了极限。
他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2年了,每天都不知道在忙啥,事情又多又杂。
拿着北上广的平均工资,从没在凌晨2点前睡过觉。
本想着学多点东西也不是坏事,可感觉自己跟两年前相比也没什么进步,满腔的热情也被消磨得差不多。
最近这段时间,他不仅内心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身体也亮红灯了,这半年经常发烧,还落下了颈椎病。
他三天两头动辞职的念头,但又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甚至开始后悔:
“如果当初进的不是互联网行业就好了……”
一想到将来,完全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只有“迷茫”二字横在心头。
其实,找工作就像找对象,一旦“选错人”,接下来的朝夕相处,难免过得水深火热。
可是,跟不合适的恋人分手还容易些,养家糊口的工作,却没那么容易说再见。
很多人都跟小宇一样,既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又找不到未来的方向。于是只能卡在中间,在迷茫和焦虑里不断自我消耗。
这种纠结的状态,很多人都有过。
知乎上就有个上万人关注的类似问题:工作不开心想辞职,可是又不知道自己下一份工作想做什么,怎么办?
在这个回答里,我看到许多人,同样深陷自我怀疑乃至自我厌恶。
直到他们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赛道。
这时,工作就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消耗,也有了给自己“充电”的功能。
工作这些年,我越来越体悟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是拯救迷茫、纠结和无力感的解药。
成年人一天的工作时长,8小时起步。除去通勤和睡眠,我们绝大多数时间,都是跟工作相处的。
只有相处不累的关系才能长久。
只有多数时间都快乐和有能量,才能产生持久的工作动力,为彼此创造价值。
所以,谈及找工作,要先问享不享受,再问擅不擅长。
然而在内卷的洪流里,多数人只能疲于奔命,被裹挟着赶路。内心深处,却并不情愿。
于是,内耗就产生了。
当内心冲突激烈到一定程度,大脑就会下达一些本能的指令,让你逃离当下,保护自己。
比如跳槽,裸辞,考研,考公,考编,出国,回老家……暂时从枪林弹雨的战场里撤下来。
逃避是有意义的,它能让我们获得片刻修整和喘息。
但是,这并不代表引发负面情绪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逃离,甚至可能会将焦虑放大。
当然,也有一些人直面问题,进行了很多尝试,但问题是,我们时间有限,往往是没等你尝试几份工作,青春就悄悄流逝了。
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帮我们用最小的成本,去分析自己的优劣势,实现晋升和成长呢?
当然有。
那就是给自己做一份人才发展计划。
人才发展计划也叫IDP(Individual Development Plan),它是由世界500强公司搭建的一套人才发展体系,以帮员工找到更匹配的岗位,提升综合素质,释放更大的人才潜力。
它可以让你清楚自己要去哪里,给你地图路线和先进的交通工具,带你安全、快速抵达目标。
IDP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认识自己
分析自己属于哪种人才,认识自己的性格、兴趣和天赋,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路线。
2、激发潜能
用科学的方法分析自己属于哪种人才,激活被忽略的潜能,用优势去跟他人竞争。
3、职场硬干货
各种常用法则,沟通技巧、高效学习方法。让你做事有条理、产出更优质,在庸人中鹤立鸡群,脱颖而出。
IDP中提到的很多理论,其实我们并不陌生。
然而,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知道与做到。
为什么道理都懂,实行起来却那么难?
并不一定是我们没有吃透道理,或者陷入路径依赖。
而是缺少成功的体验和正向的反馈,缺少一个可以给我们“矫正性体验”的过渡空间。
如果有一个领路人,在职场这个内卷重灾区,手把手带着我们去做就好了。
在我们一筹莫展时,教我们干货方法;
在我们迷茫困惑时,为我们随时纠错;
在我们内在动荡时,为我们保驾护航。
听起来似乎可遇不可求。
但是有一家公司,却立志成为职场里的引路人和陪伴者。
它就是风变——国家认证高新技术企业,二十多项注册发明专利持有者,多个教育大奖获得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深圳大学的人才项目合作对象。
2020年,风变开发了【Python小课】,成为知识付费领域的现象级网红,掀起全民学Python热潮。
2021年,风变又整合多年的职场人才经验,由清华、北大、香港中文大学教研大牛带队,潜心研究4年,打造了7天IDP个人发展计划,帮助职场迷茫一族实现快速进阶。
课程不讲虚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你平时用得上、却少有人愿意无私分享的职场干货。
△ 一套系统、学完立马能用的工具
OKR工作法:学会拆解目标,明确各关键结果
SMART原则:分步骤、有规划地制定自己的个人计划
四象限时间管理:学会分清每一项任务,将时间、精力放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WWRH法则:从动机反推,找到实现目标的最佳手段
……
各大BAT高管、职业咨询师、企业培训师、技术专家、CEO等将自己的成功经验、踩过的坑,去糟取精,浓缩成一套系统的、学完就能用的方法。
为此,小仙女替“书米”们争取到了粉丝福利价:原价199元,现9.9元。
这个优惠我很不容易才谈下来,且只有100个名额。
还为大家争取到赠品:报名并学完课程,额外赠送价值79的通关大礼包。
有需要的书米们,就赶紧把这个机会抓在手中吧!
直面困境,击破迷茫
给人生一次 “悔棋” 的机会
「风变IDP-个人发展计划」
市场价199元
前100名9.9元
扫下方二维码即刻抢购
跟市面上大多数枯燥的职业规划课程不同,这个课程不用看视频、背资料,打游戏通关般学习,每关只要30分钟。
在这里,你会选择不同角色,体验不同的职场生活。现实中辞职试错成本太大,不如在仿真世界看看什么才更适合你~
△立即开始你的“平行人生”
说实话,这是我遇到的第一个<让人上瘾>的课程。
有趣又有料之外,更有手把手带领和指导。
不仅有专业的答疑解惑,咨询顾问还会像知心好友一样,倾听你的烦心事,给你稳稳的“看见”和“陪伴”。
当然,该严厉的时候,她也会变成要求严格的老师,催你上课交作业,再也不用担心拖延症发作了。
还有专门的学习团体小组,加入更优质的人脉圈子,说不定下一个职场机会就在其中!
朋友一杰就是这门课程实实在在的受益人。
毕业三年辞职六次的一杰,在老师的带领和鼓励下,开始用“IDP发展模型”分析自己:
我的兴趣:游戏(业余主播)、做视频(B站up主)、摄影
我的优势:与人沟通、性格开朗
我讨厌的工作:重复性工作,时间无法控制,人际关系复杂
我喜欢的工作:时间弹性自由,能够发挥创造力,工作环境自由平等
……
分析下来,他终于明确了自己适合什么工作,简历投放更加精准。
面试时,HR问:“你觉得自己团队精神如何?”
一杰下意识想回答:“我觉得很好啊,我对人挺亲切的,和大家关系都好。“
但他瞬间反应过来,用STAR原则侃侃而谈:
Situation(情境):之前公司组织了一个活动,要举办一个大型线下展销会。
Task(任务):领导给每个人分配了不同的任务,我负责的是XX环节。
Action(行动):我通过XX手段完成了自己的部分,有个别同事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如期完成,,我前去帮助他攻克了XX难题。
Result(结果):最后我们的活动成功展开,受到了领导和客户的一致好评。
“我觉得团队合作,最重要的就是,把自己那部分的事情做好。
其次是当队员出现问题时,应该积极帮忙,思考处理方案,这才是好的团队精神。”一杰总结。
面试官频频点头,最终他斩获了Offer。
听说,他入职后如鱼得水,做出了几个大项目,转正半年就涨薪两次。
当一个人知道自己要什么,并掌握了方法之后,爆发出的能量竟如此巨大。
并不是只有想换工作的人,才能从中受益。
如果你想转行:IDP可以帮你从迷茫混乱变成有清晰的目标和行动计划。
如果你想深耕现在的行业:IDP可以帮你提升专业度,增加升职的能力和跳槽的底气。
如果你即将进入职场:IDP可以让你比同龄人少走弯路。
这门课,甚至已经超越了 “职业规划” 的概念,是一个有趣又有料的个人成长进阶宝典,更是一个具有疗愈性质的团体空间。
这么诚意满满,不愧是风变2021年的全新力作。
市场价199元
书单 粉丝特惠
前100名9.9元
小仙女有话说:
内卷时代,人人都在拼命往前跑,只是为了停留在原地。
社会大环境如此,想要不被裹挟,是很不容易的。
然而,内在感受和外在要求的拉扯,会形成剧烈的内在冲突,进而切断我们的感受。
我们只知道我不想要什么,却不知道我想要什么,甚至连喜欢什么都无法感知了。
于是越努力,反而与自己真正想要的越远。
其实,正如风变所认为的:这个世界上,大概率存在一份让你感兴趣又有成就感的工作。
找到那个能让你产生心流状态的事情,人生就是一场无限的游戏。
设计一种自己真正热爱的生活,何时都不晚。
|本文为定制推广|
图源| 《出租什么都不做的人》
点击阅读原文,开始设计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