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匆匆而过,已至尾声。
综艺节目和热搜是整个夏日的背景,三十岁的困惑、乐队们看似生机盎然的夏天、隐秘的角落里暗藏的黑暗世界、被算法困住的人们…...我们和时代如此接近,又如此疏离。
人们正在记录什么?我们需要关心什么?
手机屏幕一次又一次亮起,我们点入那些浓妆艳抹的标题,而后收获的是强烈的情绪。欢喜也好、困惑也好、愤怒也好,这些情绪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点击的那一个动作——我们的一切思考都可以被即时讯息迅速切断。
但好在我们还有文字,我们还有书籍去给当下作出注脚。
每一本好书,都是一份无声的记录。
太平洋对岸的世界、昆仑山以西的世界、第三帝国机器轰然作响的世界、西部小镇的世界,还有城市高楼之外的另一个世界…...它们在远处、在历史中、在抽象的文字里,可它们与我们的当下紧密相连。
走入书中的世界,是为了我们能够看清眼前。
《记一忘三二》
李娟 著
花城出版社 / 2020-7
如果用一个词去形容李娟的这本书,首选的词一定是“灵气”。读完你似乎能感受到李娟——像她家那只叫做“彩咪”的猫一样——正在眯着眼睛打量着周围的世界。她的文字和世界保持着距离,又温柔地对着世界撒娇。
如果读者们熟悉李娟前几部作品,比如《冬牧场》系列,就一定不会对本书的文字感到陌生。李娟书写的主角只有一个,就是她本身的生活。她有一种魔力,可以把周遭看似普通的事物,写得如此生动而优雅——她的字里行间依旧透着勃勃的生机。
这本书是李娟2008年到2017年间的随笔,是一本“小而轻”的书。这本随笔里,她的家人、她的邻居、她的猫、她屋子旁边的树,都是她的主角。李娟从来不讲大道理,她不歌颂,也不抨击。和她几部长篇散文最不一样的是,当她的思绪被汇集在一本小册子里时,你能够感受到她在以往几本书里没有出现过的那样强烈的个性。
李娟依旧在写阿勒泰的生活。/图虫创意
李娟的文字有一种朴实的精巧,看似平淡的描写下面,是扎实的文字功底。这本书,因为时间跨度长达十年,里面能够真实地看到李娟文字里的某种变化。
这是李娟从青年到中年的记录,在本书前半部分稍显“调皮”的语调,在后半部分会变少——这也是这本书可贵的原因之一,因为它是真实的。
在序言里,李娟写道:“最幸福就是写本身。”
李娟的文字告诉我们,她没有骗我们。
《钱锺书的性格》
范旭仑 著
东方出版中心 /2020-5-1
历史学家余英时对钱锺书的评价非常高,认为他是“中国古典文化在20世纪最高的结晶之一”,钱于1998年逝世,“象征了中国古典文化和20世纪同时终结”。
抛开这些大而化之的盖棺定论,钱锺书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范旭仑这本小书,从钱锺书自己的记述,及其朋友同事的回忆文章,描摹出了这位“文化巨人”的性格。
世人都说钱锺书“幽默”,但本书作者范旭仑恰恰认为这一点最不重要,也是对钱锺书最大的误解之一。在钱锺书的小文《说笑》里,他已经说明,“幽默至多是一种脾气,决不能标为主张......真有幽默的人,若要卖笑为生,,作品便不甚看得”。
钱锺书与杨绛的一些小故事,是全书最大的彩蛋。/维基百科
钱锺书在知人论事时,常因刻薄遭到一些人的批评。然范旭仑从钱锺书同辈或晚辈学者的日记和回忆文章中发现,钱锺书其实是“语狠心慈”,对气味相投之人,他尤其侠肝义胆。恰如他本人所说,“为人本该宽容,但为文不妨刻薄”。
钱锺书也有很“俗”的一面。比如虚荣心,喜欢听到国内外对他的赞誉,还喜欢表演自己的学问和记忆力,不过时时透露出一种童真和直率。最后便是“怕老婆”,书中挖掘了几个精彩的故事,颇可见杨绛这位“悍妻”对钱锺书之影响。这是全书最大的彩蛋,可惜着笔不多。
《城市的语言》
[英]迪耶·萨迪奇 著/张孝铎译
东方出版社 /2020-5
城市不应该只是平庸建筑的集合。/图虫创意
《失落的卫星》
刘子超 著
文汇出版社 /2020-7
旅行写作在国外拥有深厚的传统和积累,从地理大发现时代以来,诞生了无数引人入胜的文本,至 V.S.奈保尔,已得到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认可。
在华语世界,旅行写作还停留在游记与指南的阶段,佳作不多,真正作为一种文学类型受到重视,也是很晚近的事情。
因此,刘子超这本书有两大意义:它是华语旅行写作中罕有的、称得上是文学佳作的作品,也是关于中亚历史与现实的最佳中文读本之一,为华语旅行文学立下了一个标杆。
刘子超展示了一个被我们忽视的中亚地区,打破了许多刻板印象。图/维基百科
这本书记录了作者游历中亚五国——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的见闻,关于这些国家在后苏联时代的日常生活,关于当地人民从大国国民到中亚小民的身份切换,关于他们在留守与出走之间的纠葛。
作者在中亚五国遇见的很多人,不同程度上都是一些失落者:准备去莫斯科打工的男人,被莫斯科打工丈夫抛弃的妻子,想拿诺贝尔文学奖的小城作家,想去中国海南度假的塔罗牌算命师,苦恼于杜尚别(塔吉克斯坦首都)连像样的书店都没有的大学生.....
读起来,这本书不仅仅是写中亚人民的生活,他们的迷茫与痛苦,中国人也都体会过。对华语旅行文学来说,更吸引人的是从中国写作者的视角出发,观察当地与世界的关系,最后或许能够反思自身,重新理解自己身处的时代和国家。
《什么是民粹主义》
[德]扬—维尔纳·米勒 著 / 钱静远 译
译林出版社 / 2020-5
在中文互联网上,“民粹”是一个被使用得近乎泛滥的批评话语。左翼福利政策可能被骂民粹,右翼自由主义也可能被骂民粹,华尔街的占领者免不了被扣上民粹的帽子,纽约市长白思豪和麻省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同样躲不掉民粹的批评。
到底什么是民粹?哪些人才是应该警惕的民粹主义者?德国政治学家扬—维尔纳·米勒的这本书,是当下诊断民粹主义的最佳读本。
米勒认为,批评精英并不必然是民粹主义者,真正的民粹主义者也不一定批评精英,只要他们自己就是那个精英——此时他们甚至可以不反对精英。也就是说,民粹主义者不过是另一种类型的精英。
民粹不只是民众的参与,政治精英也对民粹主义有影响。图/ 维基百科
其次,平等主义也不能和民粹主义画等号,因为民粹主义并不在乎99%和1%是否平等,他们也从不宣称自己代表99%,他们认为自己就是100%,但谁能属于这100%,解释权归他们。因此,民粹主义本质上玩的是身份政治。
那么当民粹主义者得逞以后会发生什么?米勒就此提出的警告,历史上早已发生过太多次,正如纳粹德国上台,要纠正其造成的恶果,可能要耗费几代人的生命。
《人的疆域:卡内蒂笔记(1942—1985)》
[英] 埃利亚斯·卡内蒂 著 /李佳川,季冲,胡烨 译
理想国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20-5
在南极洲,人们以卡内蒂的名字命名了“卡内蒂峰“ 。图/维基百科
《战时的第三帝国》
[英]理查德·J. 埃文斯 著 /陈壮,赵丁 译
理想国 / 九州出版社 /2020-8
这是理查德·J. 埃文斯“第三帝国三部曲”的最后一部,长达1200页,加上前两部,全书将近3000页,几乎是当前最新、最全面分析纳粹德国兴衰的学术著作。
对于纳粹德国的方方面面,各国学者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埃文斯这本大著的特点是,他关注的是第三帝国从崛起到瓦解,德国和德国人本身是怎样参与到这个过程中的,那些士兵、公务员以及普通人对纳粹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他们的生活乃至生命是怎样被一点点拖进到希特勒的黑色漩涡里。
在电影《希特勒的男孩》里,第三帝国的下一代已经开始怀疑它的合理性了。图/豆瓣电影
一切或许可以从假想敌的塑造开始说起。埃文斯令人信服地指出,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最终解决方案”,其实就源于纳粹高层不惜一切要和德国在全世界的假想敌战斗到底,这个假想敌就是犹太人,“这种情结促使他们将德国所有的灾难归因于犹太人,为了德国的生存,摧毁犹太人就成为攸关生死的大事”。
在这本著作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大量普通人在纳粹统治期间的日常生活,有医生偷偷在日记里记录了纳粹的暴行,有犹太人在日记里描述了纳粹分子哼着歌杀害犹太人的场景。战后再读到这些文字时,他们恍如隔世:“那时谁会当真?”
埃文斯的三部曲印证着,那些罪行发生过,且不是人类史上的第一次,也肯定不是最后一次。
《故土的陌生人》
[美]阿莉·拉塞尔·霍赫希尔德 著 /夏凡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理想国 /2020-5
阿莉·拉塞尔·霍赫希尔德是来自加州的教授,她深感近年来美国内部的撕裂,于是她决定深入保守派的大本营——路易斯安那州,去一探究竟。
她试图去理解为什么南方的保守派,会如此地反对那些她习以为常的东西——比如税收、平权和环保。早日渐分裂的美国,这些南方的“红脖子”变成了一个符号,人人都在谈论他们,但人们已经失去了互相了解的意愿。
阿莉的田野调查意义重大,因为她跨越了“同理心之墙”,进入了那些南方人的生活,找出了表面矛盾之下的隐藏逻辑。
南方白人们高举邦联旗,对政府的预算进行抗议。图/ Matthew T Rader
她抽丝剥茧地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复杂的美国,失落的美国白人、被污染的环境、财大气粗的企业、越来越分割的媒体……
这本书虽然是一部田野调查,但它的核心是里面的人物和故事,因此它并不枯燥。文章建立在前人大量详实的调查研究之上,提供了可靠的数据,这也让这本书超越了一般的非虚构,它更加权威与客观。
美国政坛上的新一轮较量早就拉开了帷幕,这也是人们的谈资,但是在混战背后,如果我们要了解分歧的根本,就必须了解那群失落的保守派“红脖”。
《切尔诺贝利:一部悲剧史》
[美]沙希利·浦洛基著 / 宋虹,崔瑞 译
广东人民出版社 / 2020-7
已有纪实调查、小说、影视作品的多次演绎,有关切尔诺贝利的书写还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新意?
此书的创新不仅在于纳入新解封的史料,更在于将事件放入纵向的时间轴内,以理解苏联这一庞然大物缘何崩塌。
不同于纪实文学对悲剧色彩的渲染,浦洛基的描写近乎冷酷,将矛头指向苏联体制的弊端,解答了以下问题:
戈尔巴乔夫主导的经济改革中,哪一环节为核反应堆的爆炸埋下隐患?
对灾难信息的封闭如何加大联邦的裂隙,唤醒了受灾地区的独立意识,进而助推苏联的解体?
行云流水的历史叙述里,悲剧背后濒临崩溃的大国身影渐渐浮现。切尔诺贝利的灾难难以归罪于技术,这是一起不折不扣的人祸。
2009年航拍的切尔诺贝利事故现场。图/维基百科
从今天审视,人类的确从切尔诺贝利中吸取了教训,采取更安全的反应堆设计,加强核电站安全保障。但技术上的改善远远不够,2011年的福岛核电站事故告诉我们,核电站的脆弱性要比想象中复杂。正基于此,浦洛基提出了他的见解:为避免重蹈覆辙,消灭孤立主义与保持国际合作至关重要。
这一见解未必正中靶心,但在愈发依赖核技术进行能源生产的当今世界,我们仍需要这样的反思。
毕竟,人类再也经不起下一个切尔诺贝利。
《走出唯一真理观》
陈嘉映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艺文志eons /2020-5
这是陈嘉映先生2007-2018年间所做的演讲、访谈与评论的合集。因为是合集,所以本书也就没有一条明确的主线——或者说主题——去串联起来。
陈嘉映先生做语言哲学与伦理学研究,但你大可不必担心本书会晦涩。
如果硬要找一个词来形容这本书,应该是“温暖”。在网络媒体时代我们已经非常习惯了越来越短的段落、迅速而坚决的价值判断以及永远无尽头的新资讯。陈嘉映教授的这本书却是个异类,陈嘉映教授像十八世纪的法国文化沙龙里的绅士,优雅地与人们交谈,给人们带来新知,也带来愉悦。
本书读来的感觉像是在沙龙里参与了一场精彩的交流。图/维基百科
本书平实却有深度,话题也天马行空,从他在恢复高考前的经历到今天的人工智能,从内蒙古的大草原到美国的大学校园……书名为《走出唯一真理观》,陈嘉映也确实做到了不迷信任何真理,并且极少对他评论的事物去下价值判断——或许这是身为学者的一种素养。
在众声喧哗的当下,我们的确需要这样一本书,去作出榜样——这个榜样与学术上的成就无关,与清晰的表达、广泛的阅读、真诚的思考有关。
本期坐馆|萧奉 程迟 林彤彤
本期编辑| 程迟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戳封面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