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寒假与父母如何相处,才能“相看两不厌”?
本文已获授权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寒假期间,大学生们在家中的时间相对较多,但由于各种原因,与父母相处起来难免会遇到摩擦。那么,大学生寒假与父母如何相处,才能“相看两不厌”呢?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了广西科技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梁贞巧,分别从大学生与父母相处,以及父母与大学生子女相处角度,为大家支招。
广西科技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梁贞巧。受访者供图梁贞巧认为,首先,大学生要正确地看待理想中的父母,在心理上要接受。因为年龄有差距等原因,孩子和父母会有代沟;父母经历丰富且爱子女,经常会用他们的道理教育子女;父母需要忙于生计养家,有时候会忽略了子女的需要;发生矛盾,父母的“长辈”观念可能会让他们难以先道歉……这些现象都是现实存在的。“虽然这可能和子女理想中的父母有差距,但要在心理上接受,接受了,才能在遇到问题时冷静处理。”其次,有效地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想法和期待,在行为上要调整。换个角度看,想要父母理解、尊重自己,就需要把相关的内容告诉他们,并且还不能只是“说”完了而已,还需要让他们真正明白。想要父母冷静地听懂自己,子女也要冷静地听懂父母的说教。“沟通”要有艺术,不仅仅只是“说”。再次,拓展互动的时间和空间,在模式上要多元。比如,和父母共同完成一些事情,一道菜、一项运动;让父母走进子女的娱乐世界,给父母看看自己的游戏;和父母在朋友圈进行网络互动;参与父母的工作,了解他们的日常等。自己先主动,让他们了解了我们,才会更好地理解我们。然后,和父母分享自己的大学,在内容上要丰富。上大学意味着离开父母,和父母的“交集”也逐渐减少。很多子女不喜欢和父母分享自己的大学。现在,大家趁着寒假有空可以给父母看看成绩单,聊聊自己在大学的酸甜苦辣,帮助父母更好地了解自己。最后,慎用“静默”的方式,在交往上要拒绝冷暴力。现实中,有人和父母聊天时,用“嗯”“还行”回复;有人跟父母坐在一起时,眼手不离手机;有人还会与父母错峰生活,减少和父母面对面的交集。这些行为看起来是为了避免和父母发生冲突,其实这种淡漠、疏远也是冷暴力的表现。大家应放下手机,主动迎上去,用心去陪伴父母。梁贞巧建议,首先,父母可以摒弃这些拒绝、害怕、担忧亲子交往的借口:“我很忙,没有太多时间和孩子交往”“我要外出工作,难以和孩子交往”“我学历水平不高,不懂和孩子交往”“我很努力,但孩子不配合”……其次,要合理定位,不仅仅做个“家长”。给自己和孩子的关系做个合理定位,可以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由于年龄、经历而带来的代沟影响。比较合理且有助于大学生成长的亲子关系,应该是同时具有:亲人的无条件关爱,朋友的相互鼓励,师长的耐心指导。再次,“沟通”要有艺术,不仅仅只是“说”。先听再说,先情后事,,多听少说。唠叨的“杀伤力”是难以预估的,不是说了就有理,不是说了对方就能入脑入心。寒假虽有限,但教育不仅限于能面对面的寒假。建议假期亲子交往的目标还是以“建立信任和认同”更重要。可尝试非暴力沟通四步法:陈述事实,表达感受,说出需求,发出请求。再次,寻找和孩子的共同点,不仅仅只是“教育”。在心理上要接受“代沟”,但可通过与孩子一起共同完成一些任务或事情,和孩子聊几个他感兴趣的话题,寻找和孩子的共同点。但切忌对孩子的价值观、行为习惯进行评论和指责(违法犯罪、不符合社会公序良俗的除外)。此外,看孩子的大学生活,不仅仅只看“分数”。读懂对方是有效交往的心理准备,大学生和高中生有明显区别,了解孩子在大学与高中的不同学习规则,比如专业课、选修课、学分、绩点、补考、重修、挂科、学位证等,稳住情绪让孩子给自己看一下网络成绩单;了解孩子专业学习外的人际交往、组织管理、情感发展、兴趣爱好等,聚焦孩子的优点和遇到的困难。最后,增加和孩子互动,不仅仅只看线下。子女是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孩子,习惯在网络上表达、表现自己。父母是否了解孩子的社交账号、视频账号、游戏账号等?一方面,父母要主动进入网络和孩子“朋友式”的互动,这是了解孩子的必经途径;另一方面,切忌过分关注和“指导”孩子在网络这块“自留地”生活情况。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n6.com/view-1497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