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如何根据孩子不同时期的心理特征与其沟通?(老师家长好好读读)(2)
沟通方法:
此阶段孩子的学习知识点已经增多,孩子开始出现小学阶段第一分化,需及时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树立信心。注意孩子上课时注意力的问题,书写习惯,培养孩子演算、检查的习惯。
-05-
小学五年级
心理特征:
竞争意识增强,不甘落后。更关注学习成绩,对于学习优秀的同学开始产生敬佩之情。独立能力增强,喜欢自发组成小团体。不轻信吹捧,自控能力逐步增强。
沟通方法:
鼓励孩子坚持去做一件事情,帮助孩子建立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自我意识发展。
孩子已经开始进入小升初的储备期,家长要开始关注小升初信息。为孩子提供一些接触自然、社会的机会。学习中遇到的自然和社会的观察问题,没有实践操作能力,很难准确理解其中内涵,接触社会对培养学习兴趣、保持主动学习的态度、迎接更复杂的挑战有积极作用。
-06-
小学六年级
心理特征:
孩子开始进入青春早期,青春期是少年向成年过渡的阶段,相当于小学后期和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渐强烈,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有时还会对老师、家长的正当干涉感到反抗抵制。情绪不稳定。注意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人的记忆力增强,注意力容易集中,敏锐,特别是由于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加强了,自我意识、评价和教育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展,初步形成了个人的性格和人生观。但意志力仍不够坚定,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在发展中,所以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灰心。
沟通方法:
此阶段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在关注孩子学习的同时,还需有个健康的心理发展。
逐步为小升初做准备,对心仪学校的考试范围和特点多做了解。
-07-
初中一年级
心理特征:
成熟性与幼稚性的统一,进入少年期,身体形态发生显著变化,身体机能逐步健全,心理也相应地产生变化,但童年和少年两个阶段之间是逐渐过渡的,初一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有限,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特点。向上性与盲目性的统一,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也开始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在学习和纪律方面会认真努力,力争给老师和同学留下好印象,但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处于萌芽阶段,神经系统调节能力较差,容易受外界影响,顺利时盲目自满,遇挫折时盲目自卑、泄气,有从众心理。
独立性与依赖性开始统一,不愿让大人管,但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具体困难时,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帮助。新鲜感和紧张感开始统一,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新学科感到新鲜。但不久后,由于学科增多,复杂性增强,课时延长,考试增多,教法和学法与小学不同,使其感到紧张。
加强养成教育,注意心理辅导自我意识的教育、情绪辅导、青春期教育。开展学习方法指导,学习习惯及时间分配等。还要注意不要放任孩子不管不问,不要严管不解决问题。
年级特:
从六年级刚刚升入初中一年级,很多学生还以小学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对待初中的课业,有些孩子会出现上课跟不上老师进度,明显感到学习任务加重,学习有些力不从心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