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访谈 | 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2)
如今,贵州脱贫攻坚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10年来,贵州6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92万群众搬出大山,彻底撕掉了千百年来贫困的标签,告别了出门“万重山”,回家“千条水”的历史。贵州由“不平”变“平”,从“绝对贫”到“不再贫”,实现了从“千沟万壑”到“高速平原”的精彩蝶变。我很庆幸,亲眼目睹了这个伟大的新时代,见证了这一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面对这种史诗般的变化,我们有责任写出中华民族新史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消除贫困摆在治国理政更加突出的位置,举全党全社会之力集中脱贫攻坚,其力度之大、规模之广、成效之显著、影响之深远,前所未有、世所罕见。一位党员干部说,“群众搬迁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搬迁群众在哪里,党员就在哪里,无论有多么偏远,无论有多少困难,哪里有贫困,哪里有危急,哪里就有党旗在高高飘扬”。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涌现出许多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塑造这个时代的英雄,再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给大众,就是为时代铸魂。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有责任记录下党员干部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鲜活事迹,抒写脱贫群众焕然一新的精神风貌,描绘脱贫地区呈现的山乡巨变,不断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激发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
求是网记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您认为怎样才能创作出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艺作品?
欧阳黔森代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我认为首先就是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才能写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文章。如果一个作家,,身上只带着汽车尾气,下到田间地头后也就随便看看,走马观花,是永远不可能写出贴近百姓生活的作品的。只有在人民中扎下根来,用心用情了解各种各样的人物,把他们的经历咀嚼透了、消化完了,才能创作出激荡人心的作品。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伟大的作品一定是对个体、民族、国家命运有深刻把握的作品。我觉得作家不能缺失对当代、对当下的关注。在乡村振兴的蓬勃实践中,还有很多感人事迹值得用文艺作品表现。要善于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质朴中发现崇高,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鼓舞人们振奋民族精神,在黑暗面前不气馁、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记者:张淑虹 审核:宋维强 监制:马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