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黄宝印:打造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形成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人民网6月27日电 (记者郝孟佳)2023年全国高考已经落下帷幕,院校和专业选择成为考生和家长关注的重点。近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黄宝印接受人民网专访,对学校的新使命新作为、人才培养特色、学校发展战略等进行了介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承载着推动国家对外开放事业发展的历史使命,学校始终站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培养了一批批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努力拼搏的优秀毕业生。”黄宝印表示,建校73年来,学校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走出了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特色,涵育了开放多元、追求卓越的校园文化,熔铸了贸大人创新包容、刚毅坚卓的精神品格,形成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贸大经验。
人民网:请您介绍一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服务国家发展中作出的贡献。
黄宝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始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于国家经济主战场,服务于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独特优势。学校培养了一批政治家、外交家、金融家、国际商务专家,他们纵横捭阖,上下求索,在世界舞台上,贡献着贸大智慧,发出了中国声音。贸大杰出校友在中国加入WTO谈判中作出了卓越的努力和贡献,也有很多校友在国际贸易、金融、国际法、国际商务等领域都取得了优秀成绩。学校着力培育全球治理人才,有很多的贸大年轻人投身到联合国、WTO、亚太经合组织、丝路基金以及亚投行等国际组织任职。他们奋战在对外开放的最前沿,为中国走向世界和世界了解中国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近些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全面提升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承担对外开放、“一带一路”等国家级重大项目47项,省部级及以上重大重点项目年均增长7%,学校学者在国际顶刊发表论文、国际科研发表方面都有良好表现。
立足新时代加强新型高端智库建设。国际对外开放研究院获得“中国智库索引(CTTI)2022年度智库建设标杆案例”,中国WTO研究院入选世界贸易组织第三期教席项目,涉外法制研究院成为国家首个涉外法制研究基地,全球价值链实验室入选教育部首批人文社科重点实验室培育名单。很多有价值的咨询报告被上级单位采纳。专家学者围绕中美贸易、对外开放、“一带一路”等热点问题,在权威媒体和国际舞台发出贸大声音,阐释中国主张,传播中国声音。
人民网:请您介绍一下贸大新时期肩负的新使命。
黄宝印: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技术愈发成为驱动人类社会思维方式、组织架构和运作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全方位重塑的引领力量,为各国创新路径、重塑形态、推动发展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也带来了新的重大挑战。与此同时,世界高等教育格局也在悄然发生重大变化,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性崛起的势头日益明显。
贸大也迎来了新机遇,肩负着新使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挑战。新时代的中国、新格局下的世界需要什么样的贸大?贸大如何建设成为特色一流大学?我们在思考、在谋划、在行动。我们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胸怀两个大局,锚定高质量发展,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自信心、自觉性、自驱力,顺应世界和国家发展大势,把握高等教育基本规律,挺膺担当、主动作为,做足做强特色优势,谋求新时代新征程学校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坚定走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贸大新路。
人民网:请您介绍一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新的发展战略。
黄宝印:自去年7月开始,学校历时半年进行高质量发展思想大讨论,举办近400场深度交流讨论会,全校上下提高站位、深刻思考、凝聚共识。从去年12月至今,研究制定学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力图主动布局、有力应变、奋力开拓学校发展新局面。
一是强化使命担当。当代中国正进行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实践,当今世界正发生着全方位、多领域的深刻变革,扎根中国,立足中国建设一流大学,要在服务国家战略当中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从某种程度上看,大学的使命感决定着大学的高度和远度。使命感越强,大学的价值和影响力越大。作为特色鲜明的“外”字头高校,贸大落实党和国家要求,切实履行大学使命,聚合优质教育资源,以服务国家对外开放为己任,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价值,向世界讲述中国对外开放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传递好中国价值,彰显中国精神、中国形象。站在改革开放前沿,致力于服务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强国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进程中,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不断赋予一流大学的精神气质和时代内涵。
二是强化学科优化。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学科建设是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集合体,是大学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基础学科作用更加凸显,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不断涌现。立足新时代,我们必须主动识变、善于应变、勇于求变,在创新发展中育先机开新局。贸大一定要强化优势学科,夯实支撑学科,完善和加强相关学科。学校立足经济、管理、法律、政治、外语等重点建设学科领域,采取有力措施积极促进加快发展,加快发展国际传播、区域国别、数字经济等交叉学科建设和发展,尽快产生实质性突破。锚定国家发展重大战略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优化学科布局,让特色更特、优势更优、强项更强。
三是强化做好“外”字文章。立足新时代做足做强做活“外”字文章,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我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40万亿元,连续6年保持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国地位,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高校要在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增强国际交往能力,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来华留学生教育,用好“外脑”“外智”宝贵资源等方面主动作为。
四是强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贸大更加积极主动发挥社会服务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贸大力量。学校设有国际经济研究院、中国世贸组织研究院、全球价值链研究院、全球创新与治理研究院、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涉外法治研究院等研究机构,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和研究中国开放型经济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知识创新基地,在服务决策、提供咨询、建言献策中发挥了重要智库作用。要进一步发挥好智库作用,紧扣国家需求,围绕重大现实问题,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在急难险重的问题上提出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凝练主攻方向,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为国家发展贡献思想力量。
五是强化大学文化建设。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经验丰富、办学成绩显著的核心力量和重要底蕴。高质量发展必须有高质量文化支撑,建设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流大学文化保障。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独特文化和大学精神,这是大学的宝贵财富,需要精心培育与传承发扬。立足新时代,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扬爱国情、立强国志、践报国行,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高扬主旋律,提振精气神,自信自强,追求卓越。这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应该有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质。贸大已形成了“育人育才,融通中外,内涵发展,创建一流”的办学理念,立足新时代,我们要进一步深化理解、落实并不断传承创新,发扬光大。
人民网:请您介绍一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人才培养特色。
黄宝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打造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宽口径”人才,强化通识教育,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融会贯通教育教学全过程。
注重先进办学理念引导。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培养对外贸易专门人才的高等学府,外语与外贸是传统与特色,学校拥有大批外语外贸兼修、中学西学精通的经贸领域学者大家,是国内最早从事国际贸易规则研究的高校之一。学校在引进国际先进的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过程中,与实际有机结合、融会贯通,将“外语+外贸”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延伸为“外语+专业”“法律+经济”“管理+信息技术”等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注重国际化人才培养特色。校园环境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氛围。随处可见的留学生及国际化教育模式给学生带来足不出国门的“留学”体验,学校每年一度的国际文青年化节成为中西方文化汇聚和交融的平台。师资队伍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保障,具有海外学术背景的教师占总数的50%,自2000年以来,选派出国学习、进修、讲学、访问的教师达400余人次。150多名教职员工具有长期驻外商务调研的工作经历。国际暑期学校为学生提供开拓国际视野、领略学科前沿的学习平台。学校每年7月份都会邀请80名左右国外著名高校教授、副教授来校授课并开设英文学术讲座,面向全体学生免费开放,并将“暑期课程”列为每位本科生大学期间的必修项目,实现学生全覆盖。
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趋势。学校有12个高考招生的双学士学位项目,还有弹性学分制管理和校内辅修双学位政策。12个高考招生的双学士学位项目,让学生4年可以拿到两个学位。弹性学分制管理打破了学院和学科壁垒,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学生自己绘制课表,自己安排上课时间,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入校后,学校实行辅修专业和双学位教学计划,辅修专业几乎覆盖学校所有专业,在国内首创将辅修学习与主修学习平等对待的教学模式,即主辅修学生在同一课堂进行教学,保证了辅修课程学习和教学质量。
注重宽口径人才培养优势。2018年起,学校开始试点大类招生与大类培养,2022年实行金融学类跨院大类培养,强调通识教育,学生在完成基础课程学习后,在大二上学期可选择合适的专业方向。学校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完全尊重学生意愿进行专业分流,金融学大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法学类等按照招生计划,参考学生大一成绩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