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发展绿色生产力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的重大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各地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图为2023年11月30日,在首届链博会绿色农业链展区,参观者在展台前了解种子研发情况。当日,这里聚焦农业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关键技术及产品,重点展示种子研发、智慧农业应用、现代智能化农机设备和富有地域特色的农业加工品,并配套展示农业相关的金融、物流等服务,为观众展现出一幅共创绿色农业未来的新图景。新华社记者 李贺/摄
发展绿色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与时俱进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马克思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不仅给人类提供了生活资料来源,如肥沃的土地、鱼产丰富的江河湖海等,而且给人类提供了生产资料来源。自然物构成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但“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生态就会回馈你。发展绿色生产力,指明了实现发展与保护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径,将指引我们突破旧有发展思维、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发展绿色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高质量发展是绿色发展成为普遍形态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对投资和工业产品存在集中、普遍、大规模需求,具有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粗放式发展特征,在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合理、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温室气体高排放等突出问题。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绿色生产力,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扩大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可以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在绿色转型中推动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发展绿色生产力是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重要基础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绿色低碳发展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污染物和碳排放总量仍居高位,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发展绿色生产力,加快推动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大幅度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有助于推动污染物和碳排放大幅下降,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发展绿色生产力是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中国贡献
当前,全球产业体系和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加速重构,呈现多元化、区域化、绿色化、数字化加速发展态势,围绕科技制高点的争夺日趋激烈,同时全球环境治理形势更趋复杂,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政治化趋势增强。发展绿色生产力,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产业不断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有助于积极争取国际绿色低碳竞争主动权,增强我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也是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为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更多内容详见: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文章《》
(策划:梁佩韵 审核:李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