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全过程”问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把“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列为“七个聚焦”之一,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重点;把“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纳入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的各领域各方面系统部署之中,进一步凸显了坚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极端重要性。
早在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指出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全过程”问题,强调“协商民主深深嵌入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过程”。2019年11月2日,总书记在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考察时的讲话中更加明确地指出:“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所有的重大立法决策都是依照程序、经过民主酝酿,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产生的。”人民民主之所以是全过程民主,是因为党和国家所有的重大决策包括立法决策都是依照程序、经过民主酝酿,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这样的全过程产生的,这样的产生过程就具有全过程的意涵。
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图为2024年1月17日,在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石塬镇宋家沟村灾后重建协商会上,乡镇干部、村干部与村民共同商议灾后重建相关事宜。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文件起草,就是一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2023年11月27日,党中央发出通知,就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议题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和部分干部群众意见。2024年5月7日,决定稿下发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征求党内老同志意见,专门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意见,听取相关企业和专家学者意见。文件起草组认真研究这些意见和建议,能吸收尽量吸收,作出221处修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这次全会文件起草,把发扬民主、集思广益贯穿全过程。”“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就文件主题、框架、重要举措等提出许多有价值的建议,为决定稿起草提供了重要参考。”
为什么强调“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一段话,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总书记说,“如果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只有竞选时聆听天花乱坠的口号、竞选后就毫无发言权,只有拉票时受宠、选举后就被冷落,这样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这就是说,如果人民只有选举权,选举后就没有其他任何参与权,这样的民主是一种残缺不全的民主。
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贯通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个环节的全链条民主,是贯通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层面各维度的全方位民主,是贯通国家各项事业各项工作的全覆盖民主。把所有这些“全”叠加和整合在一起,就是新时代我们党领导人民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集大成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更多内容详见: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施芝鸿文章《》
(策划:梁佩韵 审核:李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