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丨我老了,读不动安妮宝贝了
一想到这件悲伤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撰文:把噗
想起自己曾经喜欢过安妮宝贝,会有些许的羞耻。好像这是一件不能对别人言说的秘密之事。
但其实,根本不必如此。比如当我告诉自己,“谁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喜欢过几个会让自己感到后悔的人呢”,这种失衡的心理就能平复不少。如果能再安下心来理性地思索一番,倒是觉得自己反而应该拿出感恩的姿态——如果没有安妮宝贝的那几本书塞进过这位十三四岁青春少男的小肚,恐怕就不会引来现今对于文字(更宽泛点是对文学)的“病入膏肓”。回头才发现,原来祸根早已埋下。
安妮宝贝(庆山)
从小到大,我最好的一门课一直都是数学。我还记得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因为偶然解开了一道奥数题目感觉到的极度愉悦,从此对数学的热爱便一发不可收拾。待至中学,班主任不是数学老师就是物理老师,在讲求应试教育的年代,阅读杂书被严厉禁止。至少不能光明正大地拿出来翻看,只能藏在书桌下偷偷阅读。
我大概已经不再能记得安妮宝贝的书是如何传阅到我手上的。当时,我阅读的范围仅限于一些教育部规定的中学生课外必读书目,也就是那些经典。原因很简单,因为我是好学生,非常听话。
那时,最火的应该是韩寒与郭敬明,大家都在阅读。但也有一小撮人在读安妮宝贝,以女生居多。安妮宝贝一开始吸引我的是她的文字,那是我最早认识到的文字之美,对于喜欢做数学题的我无异于一大发现。同时,那种摄人心魄的颓废之美坚定地击中了正处于青春抑郁时期的我,一发不可收拾。
韩寒
我从安妮宝贝的颓废中寻求到慰藉,并深深着迷。如同精神上的鸦片,每天若不看上几页铁定是会不舒服的。直到现在,我也并不认同那些武断地认定安妮宝贝的作品没有多少文学价值的论点,丝毫不想隐藏自己曾经对她的热爱。如果没有那些文字的“滋养”,我可能很难在那个年纪认识到文学的迷人之处,如果没有在年轻时读过的这些作品,现在的我恐怕是一个相当标准的理工科男。
只是让我觉得可怕的是,在那么多年不再阅读安妮宝贝后再次拿起她的新书,她还是十年前的那副老样子。应该责难的也许不是安妮宝贝不求思进,而是我已经长大了。这就跟我们指责周杰伦江郎才尽、停步不前一个道理,真正的原因是我们自己已然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我再没有可能读得进安妮宝贝的文字了,虽然她换了一个不那么矫情的笔名——庆山。但骨子里的那股文艺气还是扑面而来,让人难以阻挡。但仅仅如此,或许还算好的。至少她在坚持自己,没有被时代潮流和大众的口水淹没。
安妮宝贝(庆山)
更可怕的下面这点:她学起了灵修,并在字里行间传递人生感悟。当一位文艺女青年开始学起灵修,并在她的新书中三句不离地谈到修行的体悟之时,这位作者基本已经不用再看了。佛性,自然,因果,无常……没有什么不能被这些简单词汇裹挟去世界原初的神秘,一旦我们接受了这套话语规则和认知模式,我们的视野就只能限于一隅,而无法看见这个世界的广阔。
我并不太清楚安妮宝贝为何发生了这种转变,但着实可以试着猜测一下。生活无忧的人总需要想象另一重更玄虚的东西来让自己的内心保持安定,尤其立身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
即便我认同安妮宝贝确实从灵修中获得了对生命更加深刻的感悟,但这无非是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为安逸的幻觉。它将一套外在的话语体系强加到我们流动的生命中,并从中获得对所有问题的解答。就像在落雨天,你可以选择一把雨伞不让自己被雨水淋到,但有时候,我们无法忘记的恰恰是在雨中淋雨的乐趣。
想说出你对哪本书的不满吗?
想为中国图书产业的底线做贡献吗?
“坏品味”投稿邮箱
wenqing@duzhe.com
《月童度河》
安妮宝贝(庆山) 著
新经典文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6年7月
本文为独家原创。作者:把噗;编辑:文青。未经授权其它公众号、媒介不得转载,欢迎读者朋友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