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完年终奖就辞职,你问我有没有公德心?(5)
作为员工,你担心年终奖发了之后跳槽,不够厚道。
那么,当你遇到企业在发年终奖之前把你给裁掉时,还不得崩溃了?
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劳动法规定,裁员,企业需要提前一个月通知员工;辞职同样是一个月。
如果关系好,辞职也能一起涮羊肉啊。走后还给企业推荐其他朋友来。
正常的劳资关系,先讲利益,再讲感情。
如果你把这关系升级为亲人关系,或者朋友关系,那是你自己戏精。
如果是企业,先讲感情(动不动搞“We are伐木累,家人共进退”文化),职场人反而要提高警惕。
一旦先讲了感情,之后利益就很难开口了,而感情本身也维系不下去,本来就不是一家人。
对于宣扬家人文化的企业,我倒是饶有兴趣的想知道这公司是不是永不裁员?毕竟你成绩再差赚钱再少,爸妈总不会扔给你一纸协议,打两个月饭钱,就和你断绝亲子关系吧。
不是说“伐木累”的企业文化不可行,但具体操作上仍应该先讲利益,再讲感情。
举个例子,以下两种说法,员工更容易接受哪种?
1、公司晚上加班搞团建,加班费批不下来,但争取到明天上午放假调休。
2、我们公司都是一家人,一起晚(加)上(班)聚(团)餐(建)。
第一种虽说是冷了点,但利益先谈到了,员工看这一波不太亏,那就去吧。
第二种虽然感情上升华得紧,但免不了有员工冷笑:忽悠谁呢?这不是变相加班吗?
雇佣关系,就讲雇佣关系。
企业和职场人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舔着脸往“伐木累”上去蹭。
对职场人来说,企业本来就不是你家,你把企业当家,一旦企业讲起劳资关系,你自个的价值观就崩塌了。
于企业而言,老板以为这样境界提升了,团队凝聚力也提升了。殊不知利益跟不上,会被员工视为大忽悠。表面上附和,实际上不耻。
看过《鹿鼎记》里的神龙教吗?
教众嘴上忠心耿耿,但危机临头,各个反水造反给教主戴绿帽子。
反倒是韦小宝和师父陈近南,开篇先谈利益:“满洲鞑子一直欺压我们汉人,抢走我们的银两跟女人,所以我们要反清。”
最后两人感情并不差哦,韦小宝倒是在师父死后,冒着危险拼死给师父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