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诺奖得主的书里,藏着中国人必读的大智慧(5)
这是一个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故事。在得知了名动一时的“蒜薹事件”后,莫言深感激愤,用39天的时间,闭关创作出此书。
贫乏的资源,让生活赤裸而残忍。在富人抱怨咖啡糊了的时候,别忘了还有一群贫穷的农民们挣扎在吃不饱穿不暖的边缘。他们常被人嘲笑无知和愚昧,但那一定是生活的真相吗?
我们没有机会去过别人的人生,没有机会体会他们的酸甜苦辣,但却能够在故事里读到他们的艰难、心酸和悲喜。
《檀香刑》&《蛙》
人为什么要善良?你该听听这个答案。
这个世界上真的有绝对的善与恶吗?还是只有当时当地对斯人而言正确的选择?《檀香刑》和《蛙》在不同的年代探讨了这个故事。
《檀香刑》写的是屈辱的历史年代中,社会普通人的百态。1990年,德国人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义和团运动被镇压,八国联军攻陷北京。高密乡农民自发抗击殖民者失败,带头的孙丙被施以酷刑“檀香刑”。
杀人如麻又心怀恻隐的刽子手,令人毛骨悚然的酷刑,为家国毅然赴死的志士,形形色色的看客……小说语言充满乡土气息,生动鲜活,时而让人毛骨悚然,时而又令人柔情万种。
莫言的《蛙》主要讲述乡村医生“姑姑”的一生。她从事妇产工作50多年,接生的婴儿遍布高密东北乡;可又作为计划生育政策的推广人和执行人,丧生于姑姑之手的婴儿也遍布高密东北乡。
《檀香刑》获2002年首届“鼎钧文华奖”,台湾《联合报》“2001年十大好书奖”,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蛙》则是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经由莫言酝酿十余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而成。
他人有罪,我亦有罪。人为什么要善良?相信读完这本书,你会有更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