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才是最低成本的投资 | 春节期间最值得一读的7本新书(7)
推荐人:雅众文化图书编辑 @pingchu
日本大导演北野武,经常会出现在赤坂小巷深处的一家料理店里,边吃边喝边和店老板熊先生展开各种高谈阔论。
他会说,年轻的时候“觉得死是一件特别恐怖的事”,而自从车祸以后却“从此对活着失去了兴趣”;他讲自己从事漫才(日本的一种站台喜剧形式,类似中国的对口相声)这一行,“为了成就我一个,成千上万的人倒了下去”……
而成名走红后的他也很好笑,兜里一有钱就买了辆保时捷,可是认为坐到车上就看不见保时捷,于是叫一个兄弟开着保时捷在高速上兜风,自己则搭乘出租车跟在后面。
他不仅各种爆自己的糗事,还向社会上各种看不顺眼的现象开炮,大灌“毒鸡汤”,会说“人是不平等的,不管你多努力,做不到的事情就是做不到”,又说“因为说什么‘大家都是好朋友’才使得欺负人的手段变得越来越阴险”,诸如此类的言论不胜其数。
北野武侃侃而谈,讲自己的人生趣事,讲电影的拍摄经历,讲为人处世的规矩,讲孩子的教育问题……在他那里,没有什么话题是不能拿来下酒的。
有些话听起来可能有点违背常理,但仔细想一想,确实其中包含这万千道理,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北野武的小酒馆》这本书,会让你仿佛置身于深夜的小店里,和下班收工来小酌一杯的大叔一同坐着,闻着酒菜的香味,听着他们酒酣耳热之后的奇谈怪论。那种感觉,就像入口的那杯酒一样,辛辣、香醇又回味无穷。
推荐人:长江新世纪营销编辑 @刘峥
胡德夫,听到这个名字的人会有两种反应,一种会说:“神啊!”,而另一种会问:“谁啊?”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其实都很正常,因为胡德夫的人生经历实在太过复杂和丰富了。
他与李双泽、杨弦共同开创了1970年代末的台湾民歌运动。1975年在台北举办的“现代民谣创作演唱会”被认为是民歌运动的一个里程碑。
蔡琴、齐豫、李宗盛、潘越云等等,这些在华语乐坛上闪亮的名字,都是在民歌运动中走出来的歌手。
作为民歌运动的推手,在当时歌坛如日中天的胡德夫却在1983被当局禁唱。一直到2005年,55岁的他才得以出版自己的首张专辑《匆匆》,凭借一首《太平洋的风》爆冷摘得了台湾金曲奖的最佳作词人奖和最佳年度歌曲。
李宗盛曾评价胡德夫:“Kimbo的创作与歌声,是台湾流行音乐的一个重要开始,直到现在,他都具有令人灵动的爆发力!”
《匆匆》的歌词里写道:“人生啊就像一条路,一会儿西,一会儿东。”胡德夫的人生之路也如歌词,除了音乐以外还有许多故事。
67岁高龄的胡德夫用文字的方式,为我们带来了一本随笔作品《时光洄游》。他以十六篇故事的篇幅,向我们娓娓道来,回溯了那些不为人知的往事,记录下他所经历的那个“大时代”的样子。
白岩松曾说,在胡德夫的歌声中听得到岁月与山河,而我们在胡德夫的书里感受更多的却是质朴的温情。
这本书并不是胡德夫的回忆录,但确实为我们展现了一段未曾公开过的“胡德夫岁月”。更重要的是,他在用手中的笔让 “时光洄游”的同时,也展现了那个年代台湾社会风貌和文化的一个侧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