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级的善良,是偷偷对别人好(3)
泰戈尔说,不要从你自己的口袋里直接取出勋章给你的朋友,这是侮辱他的。
善意可以给予他人心灵温暖,但如果不顾对方的感受,直截了当得表露善意,就会变成一种伤害。
《礼记·檀弓》里记录了这样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有一年,齐国发生了饥荒,吃不上饭,很多人被饿死。
土豪黔敖为了博得好名声,并在路上摆上了很多食物,等着饿着的人来吃。
怕别人不知道这里有食物,还大声吆喝:“这里有食物,大家赶紧来吃吧!”
他很惊讶,为什么一个人也没有来,好不容易看见一个饿汉经过,还遮遮掩掩,用袖子遮住自己的脸。
黔敖用高高在上的语气和那个饿汉说:“喂,过来吃吧!”
原本以为饿汉要感谢他的好意,但没想饿汉假装没听见,理也没有理他。
黔敖又接着了一句:“还在磨蹭什么,赶紧来吃,不吃要饿死了!”
饿汉放下袖子,瞪了他一眼说:“我就是因为不吃这些,才被饿成这样的!”
这便是不吃“嗟来之食”的典故。
就算饥饿难耐,穷困潦倒,他人仍有保持人格尊严的权利和骨气。
《罪恶王冠》有言,在自称善意之时,即存恶意。
最温柔的善意,从来不是赤裸裸的同情。
前天跟同学琳儿吃饭,她告诉我一件极为难堪的事。
几个月前,琳儿离婚后,带着5岁的女儿回到了娘家。
七大姑八大姨轮番看望她,今天送点旧衣服,明天送点吃的。
这些琳儿已经受不了了。
更让她受不了的,是各种巴拉巴拉:
“一个人带着孩子怎么过啊?”
“趁年轻找个好人嫁了吧!”
“复婚,复婚,复婚……”
塞缪尔·约翰逊说,通往地狱之路,通常由善意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