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红《从未走远》:新时代女性的追梦故事|书评
余红的长篇小说新作《从未走远》是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英雄追寻”的故事。
女主人公叶子琴在命运的阴差阳错间不得不担负起拯救海源公司的担子。海源公司是一家绿化公司,公司原来的老总、叶子琴的丈夫突然去世,本已陷入重重困境的海源公司濒临倒闭,一向远离公司权力中心的叶子琴继承了丈夫对海源的股权,一下子被推到危机与乱局之前。叶子琴下决心重振海源公司,大刀阔斧整顿公司财务,规范公司管理,同时想尽一切办法使公司得到资金雄厚的金辉集团的融资,最后不仅公司渡过难关,成功上市,而且推出了一种名为“大地清新”的净霾植物,保住了定鼎山这一片绿色净土,实现了父亲与她两代人坚守多年的梦想,自然也收获了圆满的爱情。
《从未走远》余红/著
作家出版社2017年11月版
小说主人公叶子琴这一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叶子琴并非生来就有英雄气质,她从小在堪称植物天堂的定鼎山长大,身为老园艺师的父亲言传身教,叶子琴自己也仿佛成了花草精灵,能闭目闻香识花草,深爱着这绿色的世界。长大虽嫁为人妇,成了母亲,却依然挥舞花剪,沉醉在自己的园艺事业里。她并不渴望权力,也没有更多的物质欲望,很多时候,她更像一个做梦的小女孩。然而,丈夫突然去世,她必须从梦中醒来,担当起责任,进入冷酷复杂的现实世界。支撑叶子琴百折不挠、左冲右突,战胜命运中一波又一波的困难,最终把海源公司带到前景更广阔地带的动力,并不仅仅是现实利益需要,也不仅仅是因为对亡夫的承诺,更重要的还是为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这个理想也凝结着老父亲几十年的心血,这就是推出抗霾植物“地子鹤”,保护人类居住的这个地球上的绿水蓝天。因为这一理想,叶子琴这一形象的精神定位就有了高度,她所流的眼泪、所受的磨难就多少有了为人类担当负荷的意义。她自己也在为拯救海源公司的奋斗中,不断发掘出自身的智慧与潜能,实现了自我的不断超越,成长为一个坚韧不拔,向着自己的理想迈进的新时代女性。
余红这部长篇小说的叙事模式很有特点。小说的潜在叙述者兼有男性和女性的视角特征。从女性主义视角看,叶子琴又是一个张扬着女性力量的女英雄,她强大的精神力量来源于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也正是这一点,使得这个看似温柔浪漫的“小女子”焕发出耀眼的光彩。小说对女性日常生活细节有着生动的还原,对女性的欲望心理有着真率而细腻的书写,对姐妹情谊也没有一味进行理想化的伪饰,而是真实地写出了同性之间欲望躁动与利益争夺时的人性的扭曲与疏离。
然而有意无意间,主人公叶子琴的形象刻画不知不觉中依从了中国传统的男权价值观。在男权视角的观照下,叶子琴被塑造得美貌温柔,又柔中有刚。她有智慧却懂进退,像水一样柔软却有自己清晰不变的方向。男人强大时她想做“小女人”,需要担当时却又能勇敢挺身。叶子琴最终获得成功一方面是因为个人不屈不挠的努力,另一方面却是通过自身所具有的魅力征服了优秀的男性,从而获得有才华或有实力,或两者兼有的男性的支持。
小说着力刻画了韩少峰和李程远两位男性形象,一位是金牌职场经理人,一位是跨国金融集团总裁,他们先后为叶子琴的魅力而倾倒,韩少峰不仅亲任海源公司总经理,以铁血手段整肃公司纪律,力挽海源公司于乱局,而且最终成为叶子琴不离不弃、同甘共苦的爱人。李程远虽然最后并没未获得叶子琴的爱情,却也因为爱与理解,接受了海源公司的融资计划,使得海源公司摆脱窘境,迈向成功。叶子琴在处理与男人的关系上从未有过利用男人的动机与行为,而事实上她的成功却又是“男人掌握世界得到女人,女人掌握男人得到世界”的明证。这样看来,这部小说又多少有几分“英雄救美”的“灰姑娘”叙事模式。作者这种看似矛盾的叙述视角却又恰好敏锐而真实地呈现出当代女性所面临的传统男权观念下女性的性别身份焦虑,写出了她们在职场规则与爱情伦理的冲突下的纠结与困惑,矛盾与两难。
2018文学周历已在我们微店中上架,
订阅2018《文学报》还有周边赠送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