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杨潇发生了两件事,出版了个人非虚构作品集《子弟》,离开供职七年的《南方人物周刊》。
在进入《南方人物周刊》之前,杨潇数次可能与记者轨迹彻底擦身而过。
高考时他的第一志愿是南开大学国经贸,是当年大家都觉得最好的专业,第二志愿才是中文,因为自己还是喜欢写东西。后来他才知道,自己仅和第一志愿相差几分,如果当年没有调剂到中文系,也许现在自己就是一名银行职员。
大学时杨潇做校报记者,大一就开始供稿但各种刊不上,于是杨潇琢磨投中率高稿件的思路,发现比较受欢迎的是类似于标题叫“南开校风赞”,说南开校区主楼里每到夜晚就灯火通明的内容。他不会写这样的东西,总想着怎么用开头吸引人,每周都会买当时的《21世纪环球报道》,但同学们好像不太关心这些。
本科毕业,杨潇最想去南方报业做记者,投了南方报业和新华社,同时也在准备复旦新闻的研究生考试。他对记者这个职业的兴趣最早来自小时候的《正大综艺》节目,里面有个来自李秀媛的台湾外景主持人,全世界到处跑。当记者能到处跑?太酷了。
意外的是,最想去的南方报业连面试机会都没给,杨潇考进了新华社,也获得了研究生面试资格。在工作和读研之间,杨潇选择了前者,但保险起见,他没有填报新华社里热门的国际部记者岗位,选择被分配到负责“来料加工”的新华每日电讯。
从2004年毕业到2008年,杨潇一直在记者的边缘游走打转。
在新华社的工作大多是夜班,晚上6点上到凌晨2点,因此上一周歇一周。休息的那一周,杨潇就去新浪网球做了一段时间兼职编辑,同时还写各种时评文章,四处投稿。那时的舆论氛围天真而热烈,大家都觉得一人一言能够改变中国,就像横空出世的超女比赛,民众第一次发现自己的投票竟然能够决定一位歌手的命运。
2006年,杨潇换了一份记者的兼职,为《芝加哥论坛报》新上任的驻北京记者欧逸文当助理。一年后,他看到《南方人物周刊》招聘,又投了简历,被约谈了面试。
为《南方人物周刊》写的第一篇稿子,也是面试的一部分,当时的副主编万静波让杨潇去采访《民主是个好东西》的作者,时任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俞可平没采访到,但杨潇把能够找到的外围同事、导师都进行了采访,直到交稿的最后一刻还在采访,最后写不进正文的材料再写成了一篇小专栏。写到第三篇时,编辑部给杨潇打来电话说,欢迎你加盟。
2008年,杨潇正式离开新华社,真正成为了一名“可以到处跑很酷”的记者。
在《南方人物周刊》的七年里,杨潇印象最深的还是汶川地震的稿子,短时间内采访了上百人,采到最后明显觉得自己笔力不逮,当时的文字功力和对结构的理解无法承载那么沉重的题材。“回头再看以当时采访的深度,还是可以写得更好。”
除此之外,杨潇的大部分作品收录于他的个人作品集《子弟》中,从汶川写到玉树,从杨永信网戒中心的86条规定写到被迫停服的十万草根BBS站长的冬天,从北京数万蚁族聚居的唐家岭写到当代中国的左翼青年。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n6.com/view-336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