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聪明的人,都懂得适时沉默(3)
爱迪生发明了自动发报机后一直想卖掉这项发明,然后用卖掉的钱建一个新项目的实验室。
他不熟悉市场行情,不知道他的技术能卖多少钱,因他的实验室至少要两万美元,爱迪生便一咬牙,决定要价两万美元。
当时的爱迪生已经是一位小有名气的发明家了。
美国一位商人听说这件事,愿意买下爱迪生的自动发报机及技术。在商谈时,这位商人问到价钱。
爱迪生一直沉默不语,因为他怕自己说出的话,让对方感觉到自己的心急而卖不到两万美元。
他观察商人语言之外的姿势和动作,因为语言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的,刻意发出的,而姿势和动作更多的却是无意识之中进行的。
所以这种观察所得到的信息,比听商人说出的话更为准确。
莫里斯说过:“要成为一个善于辞令的人,只有一种方法,表示你在聆听并沉默。”
当然沉默不是木讷,需不时的向对方送个眼神、点个头、或微笑什么的,表示你正在听。
爱迪生通过观察,发现商人对他的沉默紧张不安,他判断商人对这项发明一定特别感兴趣,心里便有了底。
最后商人终于耐不住了,说:“我先开个价吧,l0万美元,怎么样?”
这个价格爱迪生当然非常满意,当场与商人拍板成交。这件事情让爱迪生真切地感受到,沉默的力量竟是如此之大。
很多谈判高手,都很懂得利用“沉默”这个工具。
当我们保持沉默时,对方由于不知道我们的底牌而感到无穷的压力。这时,他的意志将会受到动摇,甚至不战自溃。
现在很多的运动员都在做一个训练,就是在比赛中如何在连续犯错误之后,迅速恢复清醒。
其实犯了第一个错误并不会导致太严重的后果,但会接着像湍急漩涡一样,第二个错误,第三个错误,甚至第四个错误会导致一系列灾难的后果,这就是比赛中的漩涡效应。
而心理上的掌控,是比赛输赢的关键。为了让对方无破绽可寻,保持沉默是可以反败为胜的。
所以,沉默是一种智慧的掩藏。
它是一种积蓄、酝酿,以等猝发的过程。就如同拉弓蓄力,为的是箭发时能铮铮有力,直达靶心。
所以,韩信用沉默应对胯下之辱;越王勾践用沉默卧薪尝胆;诸葛亮在市井隐居,静伺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