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真正的丰富,是素与简(2)
我的同学梅梅,是一家食品公司的东北三省代理,据说每年净利润可达千万以上。
可是我们同学聚会的时候,她开着十几万的车,衣着朴素,文静低调的一点也看不出是一个身价已上千万的小富婆。
私下聊天,她对我说:“这些年看了太多的生意人,本已经生活得很好了,但是都倒在了‘贪欲’上。而活得简单一些、素朴一些,反而会心平气和,保持初心。”
每个人的成功都是有其道理的,看着梅梅素与简的言行风格,莫名地让人踏实,好感倍增,如果我是投资人,我也会选择和这样的梅梅合作。
华人首富李嘉诚的简朴,堪称楷模。
他从不炫耀自己的财富,更不讲究衣服、鞋子的牌子。一套西装穿十年、八年是常有的事,鞋子10双有5双是旧的。他说皮鞋坏了就扔掉太可惜了,补好了还照样穿。李嘉诚戴的手表,只属于低收入的打工一族。
在公司和职工一起吃工作餐,去巡查工地,和建筑工人一起吃泡沫盒饭。他如此坚持,是使自己能够不贪念奢侈而忘本。
物质富有的人,多因素与简而踏实,因踏实而好运。
有人说,有钱人素与简是品德,而普通人素与简则是本能。其实还有另外一部分普通人坚持素与简,是一种至高的境界。
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时候,我们银行每天都有客户向专用账户捐款,100元、200元,甚至上千元,真实地展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奉献精神。
而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一对老夫妻,他们穿着环卫工人的工作服,拿出带着体温的存折,告诉工作人员里面一共有19900元,随后又从口袋里掏出皱巴巴的两张50元说:“凑两万元。”
工作人员提示他们,这边是捐款窗口,请到普通窗口存钱。其中的大爷说:“对,我们是要捐款,这两万元都要捐给汶川。”工作人员再次确认,他们无比坚定地点头。
款汇出后,工作人员提示他们可以留下姓名,以便上报给基金会。可是大爷摆摆手说:“我们捐款不为这个。”随后两个人就出了银行的大门。
后来客户回访,工作人员找到了这两位老人的家,那是一栋不足30平米没有装修的老房子,一张木板床,唯一的娱乐物件是一台收音机,是的,没有电视机,可以说家徒四壁。
当时去的同事都深受触动。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两位孤寡老人,环卫工人,可以说是社会的弱势及底层群体了,但是他们的行为却仿佛隐士高人般,看得透财物之外的别有洞天。
能把自己最需要的东西无偿地献给别人,这就是人生至高的品德。
我曾在电视上看过一位拾荒老人的专题报道:
老人叫刘盛兰,拾荒的20多年来省吃俭用,每年的支出控制在千元以内,他靠拾荒所得10多万元,资助了全国上百名贫困学生。
老人接受采访时说:“人生有何意义呢?我想就是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吧!家人都说我傻,其实他们哪能体会到我的快乐。”
他的事迹影响着许许多多的人。
诚如米兰·昆德拉所说:“真正的英雄,其实不问出处。”
在我们的身边,就有那么一群很普通的人,终身坚持素与简,游走在生活的边缘,别人甚至因此看不起他们。可是他们灵魂的深处,繁华而纯净,比任何人都富有。
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精神富有的人,因素与简而从容,因从容而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