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丽娅:父亲欠女儿的肯定,都会变成她成年后的自卑(3)
如果在“恋父情结”阶段,女儿没有得到爸爸的关注、疼爱和肯定,自信心会大打折扣,面对异性时难以做到从容不迫,不卑不亢。
在近现代文学史上有两位才华横溢但却在爱情里把自己低到尘埃里的女作家,一位是张爱玲,另一位是萧红。
张爱玲自幼父母离异,母亲长期生活在国外,父亲则不管她,只顾着抽鸦片,娶姨太太,一生气就无故毒打张爱玲。因为自小父爱的缺失,让张爱玲初见胡兰成,便沦陷他的眉间,即便在之后的人生中,遭遇了胡兰成的背叛、冷漠、抛弃,仍然在心底深处为他低到泥土里。
因为,在所有人读她的作品读的是故事的时候,只有胡兰成读出了人性的思考,那句简单的“因为相知,所以懂得”,让张爱玲第一次感受到被关注,被理解,被爱。
萧红自幼丧母,父亲因信奉男尊女卑,对她不冷不热,还时常乱发脾气,小小年纪的萧红每次经过父亲面前就瑟瑟发抖。这种被嫌弃、不被爱的成长经历,让萧红一生都在寻找一个爱她的人,却又一次次遇到“渣男”,一次次被抛弃、被折磨。
最终年仅31岁的萧红在病痛中孤独无助地离开了人世。临死前她在纸上留了这样一句话:“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从来没有吃过巧克力的人,偶尔得到一块糖,就觉得拥有了全世界。
一个内心从来没有笃定和安全感的人,只能向外寻找,一旦向外找到就会全身心托付,就越没有自我,然后就越自卑,越没有安全感,如此这般,恶性循环。
父爱如山,父亲的疼爱就是给女儿最好的安全感和最强大的靠山。父亲是女儿第一个拥抱、第一个亲吻的异性,父亲的每一个关注的眼神和每一句肯定的话,都能让女儿更靠近幸福一步。
旅美作家、北大国际经济系学士、哈佛商学院MBA康妮,曾经在文章中如此描述父亲对她的教育和影响:
“妈妈告诉我,当我还在襁褓之中,爸爸就会看着睡熟中的我,说:‘真是我们的小天使。’妈妈还说,她和爸爸逛街逛到东单照相馆门口,妈妈会指着橱窗里的胖头娃娃的照片说真可爱。可是爸爸总是说:‘有什么好看的,不如咱们自己家孩子好看。’”
“我大概5岁的光景,因为从小霸道,爱欺负姐姐,不听奶奶的话,爸爸就说:‘你呢,有很多优点,但是你不听奶奶话,和爱打姐姐这些毛病,就好比小指头那么大,你要改正。’下次爸爸回来,我就会蹦蹦跳跳地去大桥边迎爸爸,忙着问他:‘我现在的缺点有多大了?’爸爸乐呵呵地说:‘还有指甲盖那么大。’”
康妮的成长经历真是令人羡慕不已,因为我小时候是留守儿童,和父亲相处的时间很少。加上父亲又不善言辞,即使我从小成绩很好,也从来没得到过父亲的一句褒奖。
因此从小学到大学毕业,我都不能在男同学面前正常交流,刚说一两句话就脸红,不敢直视对方目光。所以我特别羡慕那些从小和父亲关系很好,长大后在异性面前能落落大方,侃侃而谈的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