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太久,就不必到了”
点击收听读者电台 本期主播×小贤
文| 辉姑娘
迟到与否,不仅仅是体现细心与认真,
更重要的是体现一个人的责任感。
当年参加高考,见过很触目惊心的一幕。
那天下午答完卷子出考场时,发现一位考生晕在地上,父母在旁边呼天抢地。
问过路人才知道,原来是这位考生迟到了半个小时,哀求监考老师让他进去,监考老师却不为所动,说了一句:“迟了太久,就不必到了。”
考生最后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连连磕头,磕到头都破了,老师仍坚称绝不破例,拒不放行。
考生最终晕倒在地,父母指责老师不通人情,痛哭大骂不已。
这件事始终存在于我的记忆中,至今想起那考生血肉模糊的额头仍觉得凄惨无比。
我并不觉得那位老师做得有何错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他只是履行职责而已。
如果他一时心软,是对千千万万按时抵达的考生,所给予的最大不公。
高考是人生大事,想来那一次迟到虽不至改变那位磕头考生的命运,却也必然影响甚大。不知道这一场教训,是否让他铭记终生。
后来工作,关于“迟到”的话题更是每天上演。
北京是名副其实的“堵城”,朋友聚会、工作见人大多会因为交通问题而迟到,我不算苛刻的人,每次哪怕自己早到也愿意多等一会儿并无怨言。
然而只有一种情况我会变身成“绝不通融”的铁面人——应聘的迟到。
曾有一位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应聘者,却比约定好的时间整整迟到了一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