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太久,就不必到了”(3)
他说:“好多年以前我期待过跟他们相认,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这个念头在我的心里想了太久太久,几乎每天都要想一遍,想起来就想哭。
可是特奇怪,想着想着吧,这个念头居然就渐渐淡了,而且越来越麻木。到最后,我自己也不觉得这是多大个事了。”
他摇摇头:“我现在觉得自己就这么自由自在,没爹妈管着,也挺好的。如果他们再来照顾我,我还真不习惯,所以还是算了吧。”
记者追问:那你是在恨他们吗?
他笑了一下:
以前有过,现在确实是真没有了。没有爱哪来的恨?
我就是觉得,有些东西来得太晚了,并不一定没有它存在的意义,只是,我不想要了。
一杯热腾腾的茶,放到凉透,再喝已没有必要,只会伤身。
一件加厚的外衣,穿得太晚,寒气已经侵入体内,感冒无法避免。
儿女的孝顺,在父母仙游以后才体现,那是失德与伪善。
朋友的关怀,在事过境迁后再开口,只会得到礼貌的回应,很难得到知己的情谊,交心的温暖。
爱情的表白,在罗敷有夫之后再开口,要么是甘当见不得光的小三,要么也只能留下“恨不相逢未嫁时”的遗憾。
当年监考老师的一句话,却是道出了真理。
迟得太久,不必到了。
迟到,本身就说明了缘分不足与欠缺付出,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不该再续前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