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讲座】周智勇: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教学(3)
课堂最后环节,是对主题的理解。赵老师将“桃花源”与中国“大同世界”、西方“乌托邦”联系起来,与“两个一百年”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赵老师还专门为此写了一篇文章,并在课堂上展示。
思考与借鉴
1
古诗文是传承中国文化的绝佳载体
赵老师将“桃花源”与中国“大同世界”,与“两个一百年”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这就是核心素养中的“社会参与(责任担当)”的体现。
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朱自清)
经典文章特别是经典古诗文,不仅要把握“形式”,更要把握“内容”。用部编教材写理念来说,就是“立德树人”。
2
挖掘古诗文中的写作规律
古诗文是文言、文章、文学、文化的融合体现,这里不赘述。
对《桃花源记》,我也做过仿写指导。
《桃花源记》是写农村景象的非常好的范文,本学段的学生写农村的作文一般只会写摘果子、钓鱼等好玩的事,写受到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款待的感受,视野不开阔,内容较单一,表现农村生活景象还不全面。通过仿写,可以训练学生增加关注点、观察点,使作文内容更丰富,血肉更丰满。
仿写的重点在“土地平旷……并怡然自乐”,多角度描写农村景象。结合现实,具体可以从这些方面展开描写:
一、道路
1、道路特点:平坦或起伏、笔直或弯曲、松软或坚硬、洁净或肮脏、通畅或拥挤等等。
2、路上车辆:乡村公交、私家车、摩托车、电动车等等。自行车过去居多,不是现在主要交通工具。
二、田野
1、规模、形状。
2、庄稼:水稻、棉花、红薯、芋头等。
3、劳动的农民:收割机收获水稻、农用车运送稻谷。
三、山林
1、远望
2、近观:橘树、板栗树、柿子树、油茶树等果实累累,牛羊放牧。
四、池塘、小河、溪流
1、大小、多少、水量、水质、水态等。
2、水中莲叶荷花、鹅鸭、水草等。
五、村庄
1、村口的古树、树下聊天的老者,周围的竹林。
2、村口的石桥、小溪、洗衣的女子、戏水的儿童。
3、房屋:新旧、样式、结构、外观、分布、气息。
根据自己所到农村的特点,选择最具代表性的事物展开描写,突出农村的进步和美好。
(未完待续)
编辑制作团队
总 编:李华平
主 编:马琴 何鑫(执行)
本期责编:陈娅
征稿人:张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