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2)
17. 先后顺序组织编排课程内容。横向组织,是指打破学科的知识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按照学生发展阶段,以学生发展阶段需要探索的、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构成一个一个相对独立的专题。教师上课时所使用的课件、视频、投影、模型等教学资源属于()
A.教材B.教案C.教参D.教科书
【答案】A。解析: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题干所描述的教学资源属于教材。
18. 教学目标与任务是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有利于实现技能、技巧性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是()
A.陶冶法B.讨论法C.练习法D.讲授法
【答案】C。解析: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进行实际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方法。练习法有利于实现技能、技巧性教学目标的实现。
19. 以评价对象自身的状况作为参照标准,对其在不同时期的进步程度进行评定。这种评价属于()
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总结性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
【答案】D。解析: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将评价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以自身作为参照标准,对不同时期的进步程度进行评价属于个体内差异评价。
20.贴在教室墙上的课程表本身也是一种课程。这种课程属于()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隐性课程D.显性课程
【答案】C。解析:课程表本身是一种“隐蔽的课程”,它向学生传递着一些社会所需要的观念。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 简述知觉的一般特性。
【参考答案】
知觉的一般特性包括:
(1)选择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
(2)整体性: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人在知觉时,并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统一的整体。
(3)理解性: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知觉对象的特征。
(4)恒常性: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中,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知觉某一熟知的物体时,虽然该知觉对象的物理属性(大小、形状、明度、颜色等)受环境情况的影响而有所改变,但是对它的知觉却保持相对稳定性,知觉的这种特征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22. 简述学校产生的基本条件。
【参考答案】
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包括以下几个:
第一,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能为社会提供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而专门从事教育学的活动;
第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有了明显的分工,出现了专门从事科学文化活动的积极分子,使人类间接经验有了相当数量和程度的积累,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教学内容;
第三,文字的出现。
23. 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所提出的基本理念。
【参考答案】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所提出的基本理念包括:
(一)学生为本
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二)师德为先
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24.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