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测要火!BBC新剧又把政府黑了个遍丨毒药头条
毒药君记得前不久看到的一则关于英国恐怖袭击的新闻:
恐怖袭击,这个词也许跟我们有一些距离,但在英国却已经是造成人心惶惶的定时炸弹。
据英国媒体报道,从2010年到2017年,英国共逮捕了2029名恐怖分子。
截至今年6月底,英国军情五处和反恐部门共进行了676起关于各类恐怖主义案件的调查。
英国政府也曾在2010年发布的《战略防务与安全评估》以及2015年发布的《国家安全攻略》中就多次强调:
英国在未来十年面临的最严峻的安全挑战之一就是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
并且随着恐怖事件的不断增加,英国的反恐形势也是不容乐观。
而我们都知道,英美人才最爱拿国家大事搞创作。
今天毒药君要给大家推荐的这部新剧就以英国恐怖袭击为素材,而且一经播出就大受好评。
不仅烂番茄指数100%;
还成为近十年来开播收视最高的剧情类英剧;
豆瓣评分也有8.6分。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隐隐嗅到一股神剧的味道?
不过,与其优质的作品质量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它有一个听起来有点low的中文译名——
《贴身保镖》
Bodyguard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被剧名给骗了。
《贴身保镖》由BBC出品,两位主演也非常给力:
女主角茱莉亚·蒙塔古由主演了《雷德尔一家》的凯莉·霍威饰演;
男主角大卫则是《权力的游戏》中的“少狼主”理查德·麦登。
一个是叱咤政坛的女性内政大臣,一个是正值壮年的男保镖。
《贴身保镖》的剧情正是围绕着他们二人展开。
故事以一起恐怖袭击事件为开端。
大卫结束了与儿女的周末时光,坐在回家的火车上。
从事保镖工作的他敏锐地察觉到了车上的异样。
他果断出击,从列车长那里得知警方发出警报,怀疑有乘客携带“人肉炸弹”。
经过推理猜测,大卫找到了恐怖分子藏身的卫生间。
打开厕所门,果然,一名女性身缠炸药,手里握着引爆器,惊慌失措。
大卫采取怀柔手段,劝服女性投降。
他通过一系列交谈,获取了对方的信任,并且保证她一定不会受到伤害。
与此同时,警方派出的狙击手已经就位,只等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击毙恐怖分子。
然而,大卫言出必行,他与警方对峙,一直站在恐怖分子与狙击手之间,干扰狙击手瞄准。
他还不断地安抚恐怖分子的情绪。
最终,恐怖分子被成功控制,并且没有出现任何伤亡。
在这段长达20多分钟戏中,导演在狭小的空间中,安排了多个不安因素:
恐怖分子的随时失控,炸药的随时引爆,警方的随时出击。
这些都使剧情充满张力,也加重了其惊悚意味。
正如《每日快报》评论家Molli Mitchell对于这段开场戏的评价:
《保镖》的开场现场非常真实,尤其是对于目前受恐怖威胁严重的国家来说,太熟悉了,正是这部剧的真实性,使其成为真正恐怖的惊悚片。
回到剧情,大卫因为这次的出众表现获得了晋升,而且是连跳三级。
他成为了内政大臣茱莉亚的保安队队长,负责保障其出行安全。
那么,茱莉亚为什么随时都要有保镖在侧呢?
这其实与她的政治立场有关。
茱莉亚正致力于推行加强版《调查权法案》,美其名曰是对恐怖分子的防患于未然。
实际上是政府监听电话电邮和社交媒体,而不受司法审查。
这样的举措自然遭到英国民众的抗议和不满。
同时,茱莉亚是一位“主战派”,她曾支持英国军队参加海外战争。
并且在采访中表示不为对中东发动的军事干涉感到后悔和抱歉。
而这番言论也刺痛了大卫,因为他本人就是中东战争的受害者。
他曾经作为军人被派往战场,虽然侥幸活了下来,却留下了满身伤痕。
甚至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不愿接受救助的大卫每晚用酒精麻痹自己,原本幸福美好的家庭也因此分崩离析。
大卫内心深处认为那些派他们去中东的政客们是罪魁祸首。
当看到茱莉亚毫无愧疚之意后,恨意更是加深了好几层。
但是出于职业操守,他又不得不保护自己的“仇人”。
在大卫陷入两难的同时,恐怖袭击事件仍在继续。
首先,差点儿遭殃的是大卫的家人,恐怖分子在他孩子们所在的学校附近安放炸药。
这一次的袭击似乎是他们对大卫的报复。
第二次袭击就更加明目张胆,恐怖分子直接朝茱莉亚的车开枪。
司机的血污溅了茱莉亚一身。
而当大卫追上凶手后,却发现对方是自己昔日的战友。
两人对峙过程中,战友选择用生命警示大卫,他必须要阻止茱莉亚。
两集的剧情,编剧就安排的三场恐怖袭击,可见他们就是不想给观众放松呼吸的机会。
茱莉亚在这场恐怖袭击后,开始在大卫面前显现出自己柔弱的一面。
而面对这样的茱莉亚,大卫“动了心”,两人二话不说上演了一段不可描述的戏码。
一夜激情,茱莉亚对自己的一时冲动感到不安。
毕竟与贴身保镖的乎寻常的关系对她来说是一桩见不得光的丑闻。
但是,大卫却是个明事理的人,他一醒来就默默回到自己的房间。
这样的举动自然得到了女政客更大的赏识与信任。
不过,在毒药君看来,大卫的献身明显是有目的。
与此同时,英国首相对于茱莉亚独占公众注意大为不满。
她在政坛上的对手也试图利用她对大卫的信任,要求大卫监听茱莉亚,并随时报备。
接下来,两人的关系将会有怎样的转变,经历一系列事件后,大卫将作出怎样的选择,悬念也就此埋下。
《贴身保镖》是一部六集迷你剧。
它一开始吸引我的地方是政治惊悚的题材。
而让我上瘾的其实是这部剧对角色的塑造。
男主角大卫是一个悲情的角色。
从他的工作状态我们可以看出,他一直都是保持着一个高度紧张的状态,做事严谨,一丝不苟。
但在他身上有一个非常不稳定的因素,就是的PTSD。
因此,他自己就好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引爆。
也正是这样的不安因素在充分调动观众的情绪的同时,加重了故事的悬疑意味。
除此之外,大卫的人物性格不仅表现在大事上,还有一些细节上的表现。
在恐怖袭击事件面前表现出敏锐冷静的一面;
而在日常,哪怕只是一句话上也能表现出他的机智。
举个例子,在一次茱莉亚被党鞭长挑衅过程中,大卫出于安全考虑建议茱莉亚移动至室内。
党鞭长随即炮轰大卫:
此时,大卫不动声色地回了一句:
党鞭长当场哑口无言,并找人记录下他与大卫的对话。
“猴子”通常是对有色人种的贬称,其中包括混血,党鞭长立刻报备是防止自己被曝出种族歧视的丑闻,影响其政治前途。
这种在细节处体现出的政治意味才是最深刻的。
只是,从性丑闻,到政党斗争,再到种族歧视,编剧这次又是黑政府黑得不亦乐乎。
另外,剧中大部分的情节是让观众跟随着大卫的视角观察着周遭发生的一切。
这让我们对他的挣扎,情感走向产生代入感,更容易进入剧情。
这种感觉就跟在看《谍影重重》时是一样的。
我们是跟随着伯恩的自我发现沉浸到故事当中。
在目前播出的三集中,《贴身保镖》就已经不是恐怖、悬疑、性等政治惊悚片元素摆了出来。
而在剩下的三集中,政治斗争将愈演愈烈,恐怖事件的真相也将抽丝剥茧地揭开。
毒药君已经在期待高潮的来临了!
近 期 热 点
直接点击即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