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一等奖第一名获得者谈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2)
智慧教室等教学硬件的普及已经收窄了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院校的差距。而信息化教学资源方面,如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学资源,如动画、视频、互动游戏等最好。毕竟这些指标体现了参赛团队的教研科研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也是“以赛促改、以赛促教”的初衷。但对现有资源的有效整合也有其价值。若能在作品的架构中突出学院办学优势,特别是展示与当地优势、特色产业资源教学融合,会更能凸显作品优势。 因此,立足优势教学环境、应用对教学对象的研判,优化个性化教学内容,紧扣以上三要素,相信参赛选手会对作品的打磨有更清晰的把控。
最后一个关键词是“去同质化”。 “同质化”是本能,“去同质化”是未来。未来已经到来。大赛走到今天,已经实现专业、院校全覆盖。作为一项通过“以赛促改、以赛促教”贯彻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精神的国家级赛事,更多的展现专业课程特点和与之对应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理念既是回归初心,更是发展必然。所以,在讲课的时候,我经常说,对大赛来说,每个作品要“一花一世界”,规律肯定有,但依葫芦画瓢没有未来。
当然组建一个好的团队也非常重要。好的参赛团队,要符合以下三点:1、理念统一;2、分工明确;3、优势互补。
《智库》:乐天和刘镇老师,在你们的备赛参赛过程中,您认为最重要或者最难的是什么?
张乐天:我参赛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选题。每门课程都有太多的知识点,究竟怎么选?选哪个知识点好?选题的标准是什么?在最初决定参加大赛的时候,一系列的问题萦绕着,无从着手。可以说选题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比赛的全过程,甚至最终的结果。
刘镇:我也认为第一是选好题。教学比赛是需要给大家呈现一定是能吸引大家关注的,能够引起评委共鸣的。不是每个题目都适合进行比赛,要体现出职业教育特点、不要盲目选择大众内容,关注当下热点、形式独特、视觉冲击、内容不要深奥,具有特色。
第二,大团队。其实在多年的信息化比赛中,无论奖状上是团队或个人,其实完成比赛都是团队共同的成果。包括从教育教学专家到任课教师,从技术支持到文稿润色,从摄像剪辑到排版美化都需要多人的协助完成,同时也解放了主讲教师,让主讲教师更关注于比赛中核心任务。只有各个环节都能不断完善才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三,精设计。无论是现在正在进行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训教学项目,还是已经作为比赛历史的教学软件、网络课程等项目,一个精心的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在设计中,要遵循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对接岗位能力和任务,具有项目特色,来源实践,高于实践。设计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断修正,修正的目标就是比赛的评分标准。
第四,抠细节。比赛最终一等奖第一名往往是细节做的最好的。这么多年参赛,自己有过经历,也看过听过其他选手的经历,从讲解稿的每个字、每个标点,到PPT上呈现的照片,从电脑的数据线到教案的每一分钟,都需要选手给予高度重视,重视细节就成功了一半。
好的参赛选题意味着成功了一半
《智库》:两位老师都提出了选题是备赛参赛的重中之重,那请具体谈谈选题的经验技巧?
张乐天:有些课程内容对于信息技术有一种天然的依赖,有些内容则更加适合于传统的授课方式,那么当然选择前者。但是,什么样的课程会天然依赖于信息技术呢?简单说,实训类教学内容比起纯理论知识更加适合于信息化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内容比单纯实践类课程更加适合于信息化教学。那就从理实一体化教学内容中进行初选。选择的标准,重点盯住“看不见、摸不着、学不懂”的部分。借助信息技术,如三维动画演示,使看不见的能看见;虚拟现实技术,使摸不着的能摸着;模拟实训把学不懂的弄明白。采用这样的标准选题,就不需要为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究竟能够运用哪些信息技术而犯难了。
王开明:简单说“教学痛点”就是选题点。因为有痛点,才会有大赛。传统的教学有诸如少实践、效率低、多花钱、有污染、看不见、进不去、难再现、有危险、学生学习兴趣低、教学脱离市场等诸多痛点。这些问题的存在给选手的策划选题提供了方向。 作为培训老师,我在和拟参赛选手们的交流中发现,很多人在备赛第一个环节,即:选题上,就面临了这个定位不明的问题。我想,在大赛层面,一个“扭转型”的选题,可能至少在观感上,就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无论“扭转型”还是“锦上添花型”,都有价值。但,一等奖有限,只能给相对更有“选题价值”的作品,不是么?
决赛现场答辩环节的准备注意事项
《智库》:我们都知道决赛现场答辩环节是整个参赛中最不确定的环节,开明老师谈谈答辩环节的应对注意事项?
王开明:我想强调一下决赛现场答辩环节的准备注意事项。
1、答辩体现团队性。答辩过程中切忌主讲一人从头讲到尾。要在回答问题的规划上,巧妙地留出“版面”体现团队其他成员的优势,而且要有互动过程。有商有量有补充,从而彰显团队的整体能力。
2、基本概念要拎清。备赛时一定要将作品涉及到的教学理论等基础概念整理清楚。不要在答辩现场犯低级错误。
3、时间规划要合理。时间规划有两个意思,一是不要超时,五个问题不要还没讲完,时间就到了,那没讲完的问题就零分了。二是问题的时间规划要巧妙。如:五个问题可能涉及面各有不同,对作品来说,就存在“有利”、“不利”的情况。因此,“避重就轻”,“突出优势”就是最佳选择。
2018年大赛新变化
《智库》:今年全国信息化比赛名称发生了变化,这会对参赛教师带来哪些影响呢?您怎么看2018年大赛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