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如何可能-读《适者降临》(2)
但我更关注的书中的可进化性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很多人常立志但是却没有实际的改变,或者需要外界的激励才能坚持自己觉得是对的决定,还有更多的人不愿意走出洞穴,这些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的生活不具有可进化性,这是我看完这本书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少时读柏拉图时,不喜欢他拿金银铜铁对人进行分类,我那时相信人是可以改变的,但长大后发现人是会定型的,读了《适者降临》,我发现可进化性的丢失,既有个人的,也有社会的原因,而这是我读这本书的收获,最近读施特劳斯的第二洞穴,觉得他说的所谓人为的洞穴,也可以看成是人为的偏见阻碍了进化的可能。
具体说来,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要解决的问题,尤其在一个官僚体系中,往往只有一个解,或者一组相近的解,这不同于自然界中的情况,当只有一条路的时候,你不必去创造新的知识,只需要按部就班的走下去。这是遏制可进化的一个外因。一个目标如果需要三个月以上来实现,那你多半是在做梦而不是做计划。可现实生活中正确的解法往往需要很多步,而不是像自然界中,只需要改变一俩个氨基酸,就可以完全的改变蛋白质的结构,目标与现实间的距离太大,也是导致人失去可进化性的第二个外因。
失去进化性的内因则是每个人失去了稳健性和冗余性的时候,例如如果你没有空闲的时间,时刻精神都绷得很紧,那怎么会有心思花在自我改进上了。可进化性还意味着要能逃离局部最优,先承担一些损失,再找到更高的山峰,这既需要物质上的缓冲区,也意味着心理上要做好承担起试错失败的准备。
说到可进化性,就不能不谈学习。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讲的就是学习的过程不能牺牲可进化性。而保有学生进化的可能性,目前我知道比较好的方式是翻转课堂,但讲授者是一方面,学习者自身的预期更关键。如果你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回到原始的材料,不批判一切附加在知识上的私货,不能回到知识产生的坏境本身,那求知的过程就是自己挖洞自己跳下去,最终失去了未来进化的可能性。例如看社会科学有关的书,一定要弄清楚作者的生平经历,想想作者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考的,而读科学类的书,也要搞清楚当时这个学科的进度,才能从中学到研究者创造新的研究方法时的套路。
总结一下,《适者降临》这本书讲了使进化如此高效的海量的选项中找出可行方案的三条内因和俩条外因。可进化性的讨论会引出很多相关的问题,例如商业上企业的运营方向的进化,以及Justin提到的互联网产品的演进。但对于个人来说,如何让自己保有改变的可能性,才是如何保有青春的关键。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