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破记录:你还记得40年前,手拿大哥大、腰挂BB机的日子吗?(3)
80年代还没有炒房的概念,房子虽然有点窄小,有点破旧,但住得舒适温馨。
家里墙上贴着的奖状是一种荣誉,挂着的挂历是一份体面的装饰。
当时热销的挂历大多画着汽车洋房、美人美景,满足了大家对小康生活的憧憬。
就连周迅也是“挂历女郎”出道的——谢铁骊导演偶然从一本挂历中看到了这个眼睛水灵灵的姑娘,这才有了周迅的银幕处女作。
还有橘红底色,印着大红牡丹的床单,别说你家没有过。
家里四处都是搪瓷品,喜气洋洋的搪瓷杯、搪瓷盆,年复一年,即使漆被磨掉了也能用。
搪瓷工艺后来被淘汰了,这些老物件看着是多么面熟啊,可它们都要成文物了。
相信80、90后的小学语文里会有一篇《我家还缺啥》的课文。
这篇短文讲的是,爸爸买了一台电冰箱,轰动全村,大人小孩赶来瞧稀奇。
后来妈妈发现冰箱耗电,于是琢磨着把它卖了买别的家电。
买什么呢?妈妈想买洗衣机,弟弟想买彩电,姐姐想买录音机……
这就是80年代的家庭生活写照。与食物相比,那个年代的电子产品价格高昂。
空调在那个年代是神一般的存在,能装上空调的家庭称得上大户人家。
“万元户”还是一个新鲜的名词,自行车、电视机和缝纫机是此时的“三大件”。
有了这三样宝贝,就可以当嫁妆,把媳妇娶回家。
不像现在动动手指就能购物,当年的商品匮乏,“抢购”也因此成了流行词。
洋字号的商品狂卷全国,从家电到打火机,都是舶来品独领风骚。
时间到了90年代,这种供不应求的状况成为了历史。
今天,如果你的父母在生活中处处节俭,请不要见怪。
因为,勤俭节约的习惯在他们那一代人心中打下了太深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