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发展中国家 这部印度片竟然拍出了中国的教育问题
相比较好片扎堆出现的暑期档,十月真的有点片慌了,电影院里没几部能看的。唯一一部印度的《嗝嗝老师》竟然成为近期口碑最好的电影。
印度片在中国曾有兴起一段引进热,《摔跤吧!爸爸》和《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在中国的票房都是现象级的。但是印度片雷同化也很高,观众慢慢审美疲劳之后,《嗝嗝老师》在国内的票房挺一般的,只有1亿多点。
电影翻拍自一部美国十年的电影《叫我第一名》,这部电影应该大家不会陌生,很多人读书的时候在教室里看过。《叫我第一名》非常感人,靠着看一个哭一个,看一个班哭死一个班的催泪技巧,竟然哭进了豆瓣TOP250,这电影在美国也就只是个电视电影的级别呀……
《嗝嗝老师》的主角患有图雷特氏综合症,简单来说这种病症的是无法控制自己的神经,具体表现就是会不能控制的发出嗝嗝的声音,也就是本片的片名《嗝嗝老师》的由来。
女主角奈娜患有这种病症吃了不少苦,从小被嘲笑到大,甚至连父亲都觉得她耻辱。但她的理想却是成为一名老师,一个表达能力有问题的老师,对于求职生涯里简直就是灾难,虽然具有理科和教育学硕士双重学位,但五年里她被18所学校拒绝。
奈娜执着于成为老师,是因为她曾经被歧视过,但也被一个老师拯救过,她想把这种教育传递下去。“一般的老师教授知识,优秀的老师教人理解,如果他更优秀,那他会告诉你如何运用它。有些老师也会激励着我们。”
终于,奈娜得到了一个幸运的机会,成为一所名校的老师。但天上没有掉馅儿饼的生意,她教的是整个年级的最差班F班,只有14个同学。
过去这帮熊孩子用8个月气走了9个老师,在奈娜上班的第一天甚至还打赌,她能呆多久才会被气走。赶走老师成为学生唯一的乐趣。
各种恶作剧轮番上阵,被取笑打嗝,坐在椅子上摔下来,在粉笔头里埋火药,被制作成饥渴的女老师张贴相亲海报……
最后一次恶作剧,孩子们做得有点过分,炸烂了学校的玻璃。校领导再也忍受不了,勒令14个孩子退学。奈娜为孩子们求情,争取了参加期末考试的机会,这也是她和孩子们关系破冰的开始。
奈娜老师的理念是“没有差学生,只有差老师。”对这14个孩子一视同仁,因材施教,挖掘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作为一部具有娱乐性质的励志片,后面的剧情就很好猜测了,女老师带着孩子们体验学习的乐趣,灵活教学让孩子们重拾对学习的热情,最终顺利通过期末考试,站在讲台上领奖。
这部印度电影在电影审美上,其实只是一个平均水平。电影主题和之前的印度电影《起跑线》一脉相传。印度电影看多了之后,就能陷入到一种“大饼卷一切”的尴尬里,撒鸡汤和套路叙事已经是流水线的级别了。但我想说的不是这部电影鸡汤式的台词和励志的剧情,而是其中的印度的社会现实。
《我不是药神》里最大的病不是白血病,而是贫穷。《嗝嗝老师》的焦点其实就是印度的贫穷,种姓制度带来的阶级差异,贫富差距的背后是穷的人越来越穷,有钱的人越来越有钱。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让穷孩子的后代还是穷孩子。
F班的孩子和其他来自中产和贵族阶级的学生不同,他们都来自于贫民窟,因为土地征用问题才被允许入学。
学校举办家长会,其他班级的学生家长打扮的光鲜亮丽来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F班开家长会,没有一个家长前来,并不是他们不重视教育,而是相比较自己孩子上学的问题,他们有更重要的问题要去关注。这些孩子的家长有些是渔民,有些是果农,有些是汽车修理工。甚至有些连喝水问题都保障不了,拿着桶排长队取水,水来了之后一哄而上。
物质上都已经贫穷到这个地步了,哪有心思去关注教育,这种贫穷也延续到孩子身上,下课之后,孩子们要帮忙捕鱼,帮忙补胎,帮忙照顾一大群弟弟妹妹。身体上劳累过后,他们下意识的认为,通过学习也改变不了什么。
即使学校领导层面承诺给他们教育资源,想把他们平等对待。但是学生这个看上去最单纯的群体,其实对阶级的反应才最敏感。F班在学校里没办法像A班那样耀眼,各种被人看不起。
F班的孩子指出A班作品上的错误,不仅没有获得认可,更是被嘲笑,修理汽车的懂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