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周迅装嫩的人,都该看下这部新片丨毒药头条
这周的热门院线片,毫无疑问是《毒液》了。
预售破亿,在漫威的中国淘金之旅中,是头一遭。
票房层面,它是本周当之无愧的赢家。
不过口碑方面,有部小众文艺片可和它不相上下。
来,今天一起聊聊周迅的新片——
《你好,之华》
Last Letter
说到口碑,一个晚上过去,《毒液》相较先期的高开低走,目前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评分。
而同期的《之华》,因为是文艺片的关系,场子相对冷清,但看过的人大多不吝给出好评。
不过就像刚才说的,口碑上的差距只是一方面。
面对好莱坞的特效轰炸,要想在市场上和它硬钢,有点儿难。
连永远长不大的柯南都比这部中日合拍片卖得高,其热度可见一斑。
尽管如此,我还是打算单拎出来说说它。
毕竟,《之华》的演职名单质量还是不错的。
▲胡歌首度客串出演渣男
关于演员的部分,放到后面来说,先来看看观众的评价。
总体而言,大部分还是持肯定态度的。
这得归功于两个人,一个是导演岩井俊二,
另一个,就是监制陈可辛。
熟悉这两位导演的朋友应该知道,风格上而言,二人的口味比较接近,都喜欢走“作者电影”路线。
尽管陈可辛后来的电影开始逐渐转向商业,但他早期的作品,不乏有人文气息的经典。
▲《甜蜜蜜》
岩井俊二相对而言,更坚持自己的叙事美学。
无论是代表作《情书》还是后来的《四月物语》、《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瑞普·凡·温克尔的新娘》,
每部作品的画面,都带有鲜明的个人印记。
▲《瑞普·凡·温克尔的新娘》
这也是为什么我初次看到《之华》的预告时,特别期待的一点。
摇镜头、大逆光、虚焦、对逼仄空间的透视表现,甚至利用颜色制造的画面情绪,
一切,都非常岩井俊二。
但与此同时,看到先期释放的预告海报,我又特别担心——
担心这不过是他又一次在重复自己。
看完《之华》,前面的担忧应验了。
是的,这个几句话就可以讲明白的故事,他只不过用了自己擅长的影像风格给重新包装了一次。
换汤不换药。
《之华》的故事有多简单,一张图就让你看明白。
这几年,因为跨界玩儿音乐,加上时不时有广告缠身的关系,岩井俊二的电影产量并不算高。
纵览他的所有电影,无外乎两个种类:青春残酷物语&纯爱。
前者在视觉上做得比较极端,大量音画错位和跳剪,以及代表意识流的镜头语言,很容易让初次接触他作品的人看得云里雾里。
美国影评人曾如此评价《关于莉莉周的一切》:这部电影就像一部充满密语的宗教文本,只有僧人才能解读。
而在相对易懂的纯爱题材里,岩井则经常加入暗恋元素,辅之以大量闪回结构,增加影片唯美之余的忧伤感。
毫无疑问,《情书》、《四月物语》正是这方面的代表。
▲《四月物语》
对于《你好,之华》来说,岩井选择回归到他最擅长的纯爱系故事,并在其中杂糅一点缺憾,使得整体的观感和之前的同类作品并无太多实质性区别。
故事围绕老中青三代的情感故事展开,并以信件为线索,串联起每个人对过往的记忆。
但老实讲,对于已经看过太多类似作品的我来说,纯爱片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它严重的失真感。
这种东西见一次新鲜,见两次套路。
而同一个导演这么多次还在玩儿近乎类似的梗,老实讲,会暴躁,会翻车。
就这点而言,同样讲述小屁孩的感情,瑞典影片《生人勿进》的刻画更得我心。
别看是吸血鬼题材,它的感情递进关系,可是铺垫得相当到位的。
当年看完这部电影,我果断将其评为个人年度十佳。
反观《之华》的处理,几条线的情感都浅尝辄止,并没有花太多篇幅深入探讨人物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这种浮于表面,然后告诉你“错过也是美好”的小确幸论调,很难让一个已经有一定阅历的成年人代入其中。
也难怪影片放映完,坐我旁边的女观众忍不住抱怨“经不起推敲”。
有人说,《之华》是岩井俊二写给中国的情书。只不过,他把纯爱故事的舞台背景,从日本搬来了中国。
为了满足中国观众的需求,在陈可辛的帮助下,电影在一些细节上还是可以看出一定的诚意。
比如,之华的微信头像是自家小孩,大妈的广场舞,以及带有中式大男子主义的丈夫,这些,都挺接地气。
但,文本的干瘪,让这些服务中国观众的设计,只有形,内里,仍旧是大和民族的那一套。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经常看日剧和日影的朋友,应该知道日本人常常喜欢把“すみません“(不好意思)挂在嘴边。
这样的用语,一般很少出现在我们的日常对话里。
然而观看途中,敬语的反复出现,会让你不禁有一种“国人素质很高”的错觉。
不要觉得我在黑同胞,现实打脸得还不够多吗?
素质教育提倡了这么些年,效果呢?
当然,作为炒冷饭专业户,能把冷饭炒得不让人生厌也是本事。
别忘了,唯美,可是岩井俊二的拿手好戏。
主题上的一再重复也许会让熟悉他的人心生倦意。但不得不说,在岩井俊二的镜头下,中国女演员真的像换了个人似的,个个都美开了花。
其中也包括我很喜欢的老戏骨,吴彦姝奶奶。
为什么刻意强调女演员呢?
最主要是因为《之华》中所有的男性角色戏份不多,都成了陪衬,且主线基本是围绕女性角色展开。
而岩井俊二就像他的恩师市川昆(日本著名电影导演)一般,非常善于捕捉女性的独特之美。
《昌玉的信》中,他用实力证明,即便跨越文化语境,自己仍旧能把女性打动人心的俏皮一面给表现出来。
到了《之华》,这个优势也全数发挥,给我印象最好的,就是此前被批“装嫩”的周迅。
《如懿传》中,已经40多岁的周迅,因为不用替身坚持出演15岁的青樱格格,在首集播出后,差点儿没被观众的唾沫给淹死。
尽管迅哥儿凭借精湛的演技,为这部原本卖相难看的剧挽回些颜面,但“装嫩”,仍成为她之于这部剧难以抹去的标签。
到了《之华》里,周迅丢掉了这个被强加的成见。
有着娃娃脸的她证明,只要滤镜到位,穿搭合理,年轻人的气质,老娘分分钟能秀得你眼花缭乱。
其实设定上而言,她扮演的之华已经是一个中学生的妈。
然而一些微表情和人物体态的处理上,真的很难把她和一位中年母亲的形象关联在一起。
也许,这和她的职业背景有关。
之华不是宫斗剧中机关算尽的心机婊,她只不过是一座小城中的图书管理员。
环境和人物性格的单纯,也许是延缓她衰老的秘诀,而这些都被周迅很好把握住,并尽数呈现出来。
除了周迅,影片中两位小演员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张子枫前段时间主演的《快把我哥带走》,凭借早熟的演技,圈了不少粉。
《之华》中,作为暗恋姐姐朋友的萌妹,她很好诠释出少女的娇羞感,求而不得的告白场景,甚至让一些观众为之落泪。
不过相较她而言,更让我眼前一亮的是邓恩熙。
影片中,她扮演的是之华的姐姐——之南的女儿。
在另一个时空中,她同时出演了童年时期的之南。
这位小演员吸引我的主要原因,是偏日系的颜,以及与岩井镜头更搭的气场。
当然,这并不是说她比张子枫更好,而是不知道为什么,她总让我想起看《蓝色大门》时的感觉。
那种阴郁落寞的气质,让我看到了她和桂纶镁的相通性。
聊了这么多,要不要去看其实你们应该心中有数了。
如果你是纯爱党,那么这个周末,《你好,之华》肯定是你的不二之选。
如果故事层面满足不了你,进去感受下日本名导的镜头我觉得也是不错的选择。
因为看完你会发现,人家即便故事再套路,语言也存在障碍,但仍旧能把每个演员的演技都调动起来。
而有些人,你给TA再好的牌,TA也能给你打个稀烂。
这就是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