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契弗:他比雷蒙德·卡佛更尖锐书写平凡人生的力量与弱点|译作悦读
中意作家谈论“生活、自然与文学”|《时代》杂志评选出年度十佳非虚构图书|安思远珍藏善本碑帖拍卖易主| ......
许多读者很熟悉雷蒙德·卡佛,却并不熟知另一位齐名的美国短篇小说作家约翰·契弗。事实上,后者的叙事技巧和艺术观念在国内作家圈里更受推崇。他们两人都逝世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一个“美国在世作家谁的作品可以传世”的调查中,契弗排名第三,排在索尔·贝娄和约翰·厄普代克之后。
如果说卡佛的作品是在日常生活中寻求某种淡然的趣味,那么契弗则表现的更为尖锐。正如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沃普萧纪事》,在1958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时他阐释了自己的艺术观念:
小说是一种非常稀少的处所——一种非常稀少的形式——可以用来记录人的复杂性和希冀的力量和弱点,来一步步详细描述我们的奋斗——这种奋斗并不总是不愉快的——以使我们自己与亲爱的然而也是谬误的世界处于一种有活力的、虔诚的关系中。
约翰·厄普代克在《纽约客》中论及约翰·契弗时说,也许在他向往去远洋的美国人的血液中,孕育了真正的讲故事的古老才华,人们只需跟约翰·契弗相处五分钟,他往四周瞧瞧,便会用富有教养的卷舌音飞快地说出一些令人惊讶的简练词句来,讲出一个个故事:旧日的窘迫经他的手以惊人的速度变成有趣的寓言,眼下的环境奇迹般地成为故事的背景。
约翰·契弗在新英格兰小镇的童年生活赋予他作为一个作家所应有的最细腻的敏锐感觉:他描述人性的怪僻,然而这种描述是从对于人的弱点的同情出发的;他从不放过对于小事的观察与描写,并赋之以不凡的生命与意义。约翰·契弗认为拯救他所揶揄的弊端的办法,是“热爱生活,热爱人与人的交往”。
他创造了美国批评家所谓的契弗式风格(Cheeveresque style),以优美隽永的文体家的风格,以简洁、自然、幽默的笔调,刻画人与人之间一系列极其细腻微妙的关系。
下面,让我们进入他创造的圣博托尔夫斯以及沃普萧家族的故事:
精选阅读
《沃普萧纪事》
[美]约翰·契弗/著
朱世达/译
译林出版社2018年10月版
圣博托尔夫斯是一座古老的小镇,一座历史悠久的河镇。在马萨诸塞州商船队兴盛发达的岁月,圣博托尔夫斯还曾经是个内河港口,如今,这里只剩下一间银餐具厂和一些小作坊了。镇子上的老户人家压根不承认镇子已经式微,早已失去昔日的荣耀了,但是,请瞧瞧拴在公共草地火炮上的一长串内战阵亡者名单吧,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圣博托尔夫斯镇上居民曾有那么多。当然,圣博托尔夫斯如今再也集结不到这么多士兵了。公共草地上蓊郁的榆树浓荫匝地,草地在一座广场中间,广场四周散点着几家商号。广场西边是卡特赖特街区,充当了广场的西墙,街区前面的二楼一溜排开又尖又窄的窗户,跟教堂的窗棂一样,显得既纤细而又充满哀怨的样子。窗户后面开设着东星公司、牙医布尔斯特罗德大夫的诊疗室、电话公司和一家保险公司。那几间办公室的味道——牙药剂,地板蜡,痰盂罐,煤气——一股脑凝聚在楼下的厅道里,让人想起往昔。圣博托尔夫斯公共草地在沙沙的秋雨中,在这多变的时世中,给人一种非同寻常的古老印象。独立日那天一大清早,当游行的人们列队伊始,公共草地上便笼罩着一种繁荣、喜庆的氛围。
罗伯特·弗兰克 摄影《美国人》 下同
沃普萧家两个小子——摩西和科弗利——坐在清水巷草地上瞧游行彩车驶过。游行的人们自由自在地表达着他们的宗教和商业思想;在“七六年精神号”(1776年7月4日,美国宣布独立。)彩车旁边滚动着一辆陈旧的送货马车,上面写着一幅标语:想吃鲜鱼吗?请找海勒姆先生。送货马车的轮子,其实游行行列中所有车辆的轮子上,都装饰着殷红的、雪白的、海蓝的绉纸,车上挂满五颜六色的彩旗。卡特赖特街区到处飘扬着彩带,银行门面前垂挂着彩旗,彩旗在所有汽车和马车上拂动。
沃普萧家两个孩子清晨四点就爬起床了,他们昏昏欲睡,坐在暖洋洋的阳光下,似乎已经过了一个欢天喜地的节日一般。摩西放礼炮时烧伤了手;科弗利眉毛给烧焦了。他们住在镇子南边两英里的农场上,不等天蒙蒙亮,就划条独木舟溯河而上赶来了。清风掠过独木舟的木桨,吹拂着手臂,使河水反而显得暖丝丝的了。跟往常一样,他们推开基督教堂的窗户,敲响钟声,当当当——惊醒了成千的啼鸟、村民和镇子上的狗——当然包括几英里外小山街上普罗津斯基家的大警犬。“准是沃普萧家那俩小子,”摩西听见有人在牧师住宅黑洞洞的窗户后面说,“回去睡吧。”科弗利那时十六七岁的光景,和他哥哥一样白皙,一头金发,长长的脖颈,时时低着脑袋,摆出一副牧师的架势,而且他有个坏毛病——老喜欢把手指关节捏得咯吱咯吱响。他感觉敏锐,多愁善感,眼下正在为海勒姆先生的辕马揪心呢,忧郁的目光投向水手之家那儿十五到二十个非常年迈的老人——他们挤坐在卡车厢的长凳上,瞧上去异常困倦的样子。摩西正在上大学,最后一年,身量长得越来越成熟了,出落得一副很有见地、安详而又踌躇满志的样子。现在,十点钟了,两个小子坐在草地上,等着妈妈爬上妇女俱乐部的彩车演讲。
沃普萧夫人在圣博托尔夫斯创建了这个妇女俱乐部,每年此时正是纪念妇女俱乐部成立的大好时光。在科弗利的记忆中,没有哪一年的七月四日,他的妈妈不是以妇女俱乐部创建者的面目出现在游行队伍中的。彩车十分简单,在卡车或者马车地板上铺一块东方地毯而已。六七名俱乐部创建成员端坐在折叠椅子上,脸对着车尾巴。沃普萧夫人戴顶帽子,站在讲台后面,时不时喝上口水,对俱乐部成员或者路上遇见的老朋友凄然一笑。就这样,沃普萧夫人年复一年地出现在她朋友和邻居面前,犹如波士顿北区的人秋季为了祈求平定海上风暴而抬上街头游行的神像——兀立于人群之上,只是卡车或马车的颠簸有点叫人扫兴而已。当然,用车拉着她走街串巷也没什么不可以的。论对于村子的启蒙,没一个人能和她匹敌的。是她组织了个委员会,为修建基督教堂牧师住宅而筹款;是她为在街角修造个花岗岩马槽而东奔西跑去找钱;马槽废弃不用之后,又是她叫人种上了天竺葵和矮牵牛花。山上新建的中学,新的救火队,新的交通灯,阵亡战士纪念碑——是啊,是啊——甚至河边火车站干干净净的公共厕所,哪个不是沃普萧夫人天才的结晶?在广场上这么溜达一遭,她自然是会心荡神驰的。
沃普萧先生——利安德船长——没有露脸。眼下他正驾着蜂鸟号沿着内河向海湾驶去。夏日里,每逢晴朗的早晨,他就驾上船,在特拉弗廷靠一下岸,赶上从波士顿开来的火车,,然后穿过海湾,驶向楠格萨吉特——那儿有一片白沙海滩和一座游乐场。这一辈子,他不知道干过多少行当了;他曾经当过银餐具公司的合伙人,从亲戚那儿也继承了点儿遗产,但是到头来还是没剩下几个钱。三年前,堂姐霍诺拉让他当蜂鸟号的船长,免得他再去招惹是非。这行当对他倒再适合不过了。蜂鸟号似乎成了他的生命,似乎是他浪漫和闲适情趣的化身,表达了他对海边的泳女以及那漫长的、无所事事的、充满盐味的夏日的爱。船的吃水线足有六十英尺,船上装着一只哈利公司出产的陈旧的单引擎螺旋桨,船舱也不算小,甲板上足够站四十位乘客。利安德有时自己喃喃道,这玩意儿虽然远海去不了,却是笔能动的不动产。
甲板上挤满学生、婊子、修女和其他游客。船尾地板上撒满煮鸡蛋的壳和夹心面包纸。轮船一变速,船体便剧烈颤动,油漆纷纷剥落下来。这整个航程对站在舵手室的利安德来说,是无限荣耀而又令人伤感的。这老掉牙的轮船船板仿佛是由夏季的灿烂光辉和昙花一现黏合在一起似的,散发出一种夏日遗弃物——软底鞋,毛巾,游泳衣,老式洗澡间廉价的、发出香气的镶花板——的味道。船在时而绛紫色的水面上滑行,在海湾处驶向岸边,清风吹送过来旋转木马的音乐声,人们站在那儿,可以见到远处楠格萨吉特海岸——无聊的骑马,纸灯,油煎食品,音乐——它们和大西洋若即若离,影影绰绰,仿佛是大西洋汹涌澎湃的波涛上无定的漂浮物、海星和柑橘皮。“把我绑在桅杆上吧,珀里墨得斯。”利安德每每听到旋转木马的喧嚷声就会这样喊道。没能瞅上一眼老婆子在游行队伍里大出风头,他才不在乎呢。
那天上午游行推迟了一会儿。糟糕的事儿似乎就出在妇女俱乐部的彩车上。妇女俱乐部一位创建成员奔过街来,向摩西和科弗利打听他们的妈妈到底在哪儿。他们回答说,打一清早,他们就离家了。正在纳闷的时候,沃普萧夫人突然从穆迪杂货铺门道里蹿出来,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司仪鼓起嘴吹响哨子,头上绑着血淋淋的绷带的司鼓手开始击打鼓点,于是,鼓笛一齐滴滴答答吹打起来,十几只鸽子从卡特赖特街区屋顶上拍打翅膀,飞向蓝天。从河面上吹来的丝丝微风,给广场带来一种难以名状的泥土的清香。纷杂散乱的游行队伍开始行进了。
尼亚加拉消防公司义务救火队员昨晚上洗车又擦车,折腾了大半夜。他们似乎对自己的活儿还蛮自豪,只是按照命令表面上显得庄重一些而已。救火车后面跟着年迈的斯塔巴克先生。他穿着一身内战联邦退伍军人协会的军服,端坐在敞篷汽车里。其实大伙儿都明白他压根和内战一点儿不沾边。接着是历史学会的彩车,普里西拉·奥尔登嫡亲的、正统的后裔戴着沉甸甸的假发套,正满头淌汗呢。接着是一车银餐具公司的快活姑娘们,她们在往人群堆里扔赠券。然后便是沃普萧夫人。她正站在讲坛后面,四十岁的人了,细嫩的皮肤,俏丽的容貌,和她的组织天赋一样,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她长得非常漂亮。只是当她从讲坛上端起杯子轻轻呷口水的时候,那一笑非常煞风景,好像水是苦涩的似的!尽管她醉心于公众事业,但她喜欢品味那淡淡的哀愁——喜欢柑橘皮的清香,袅袅炊烟的味道——这真是非同寻常。她在妇道人家中比在男人中间更受人钦羡,而她美丽的真髓就是让人一见便对她不抱任何幻想(利安德背叛了她);她使尽了作为女性的所有智慧,让利安德对婚姻不忠,而她便摆出一副高贵的、让人一看便知的受委屈的样子;如今她这样穿过广场,她的一些朋友们不得不唏嘘感慨,似乎从她的脸容上看到了蹉跎的岁月。
2019午夜蓝文学周历 x 诗歌主题周边 已上线
最迷人的午夜蓝,
是亲手撕下的文艺时刻。
文学照亮生活
公号:iwenxuebao
网站:wxb.whb.cn
邮发:3-22
扫描左边可进入微店
文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