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评:愿大学课堂里多点这样的“泥石流”
“你以为陶渊明种豆蛮好,实际上草盛豆苗稀,要是我种这个水平,绝不写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我的天啦,境界阔大,把宇宙都望穿了。”这几天,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戴建业在网上很火。普通话不标准的他,被称为大学课堂里的一股“泥石流”,,但是,他用自己的“魔性”讲课获得了学生的欢迎。
无独有偶,湖南师范大学的龚德才老师被誉为“绝版奇人”。他在24岁时就评上了当时湖南师大最年轻的讲师,却将讲师职称保持了31年之久。龚德才坚持每节课都手写板书,却不想为了评职称而写论文。
无论是用网络吐槽风格讲授古典诗词,还是从最年轻讲师一直干到最年长讲师,两位老师都把教学放在了日常工作的核心位置。不仅听过他们授课的学生感到很有收获,就算许多未曾谋面的网友也被这种课堂魅力所折服,表示听三天三夜也不会累的。我看,这样的大学老师成为“网红”,绝非偶然。
然而,综观当下的大学课堂,这些愿意下功夫在教学上的老师并不算多。一些老师上课敷衍,下课“提包就走”。更多的老师因为把主要精力用于科研,因此在教学上难以精进。以上好课为天职,照理说是教师的本分,到现在却成了情分。
这些天,大学校园里都在热议如何加强本科教学。有的学校对不合格的学生授予专科文凭,甚至直接作退学处理,让社会看到这一次高校真的要在教学质量上“动真格”了。当然,加强本科教学,不仅体现在对学生学习成绩提高标准的一面,也体现在教师对教学真抓实干的一面。
围观这些“魔性”教师,不光要看到他们在课堂上的表演性,更要理解他们教学理念的务实性。在课堂上获得学生的满堂喝彩,只是外部结果;让学生充分理解授课内容,对知识融会贯通,才是加强教学的真实指向。
让“魔性”讲课进入更多的大学课堂,不能单靠教师的“良心”,不能光凭榜样激励。最重要的是,确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让能讲课、讲好课的老师获得体面的待遇,享有他们应得的荣光。湖南师大龚德才成为“最年长的讲师”,虽然被传为一段佳话,但更应当追问的是,我们能否谈探索出一条机制,让那些教学水平突出的大学教师获得专门的晋升通道?
今年以来,中央接连出台文件,要求改革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四唯”现象。那些对待教学精益求精的教师,与这些“唯”是一点沾不上关系的。在过去的人才评价中,他们或许是一笑了之的洒脱,或许有点愤懑和不平,而现在,他们理应在人才评价机制中享有一席之地。
这些年,经常有人讨论为什么中国不能诞生更多的诺奖级大师,其实,在诺贝尔奖在国内“遍地开花”之前,首先应当出现能教育诺奖得主的教师。在浮躁的时代空气中,既要呼唤博采众长的大师,也要激励更多愿意沉下心搞好教学的良师。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在将来,桃李满天下始终是对一位教师最重要的评价。教师做出重大科研成果,发表若干篇有影响力的论文,固然能够体现学者的实力,但为社会输出优秀人才,更是教师之所以教书育人的意义。(王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