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娣娜:课堂教学改革40年实践探索
课堂教学是学生生存发展的重要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基于对课堂教学在学校内涵发展和改革创新中重要作用的战略性思考,课堂教学改革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一个关键领域,取得了历史性的研究成果,成为中国教育40年大变革、大发展中的一个大亮点。
对40年课堂教学改革发展阶段的审视
改革开放40年,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伴随在整顿恢复基础上开展的教育实验研究,课堂教学改革成为专门的研究领域(1979-1998年)
从1979年起,我国教育工作者借鉴吸收国外教育研究新成果,用5年时间对教育领域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清理,重新认识教育的功能,重申教学与课堂教学的作用与地位,同时开始推进教育实验研究。
随着邓小平同志1983年提出“三个面向”、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我国迎来了教育改革的春天,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入口,形成了20世纪第二次教育改革实验的高潮。
这一时期课堂教学改革回答的问题是:如何把握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主题、逻辑起点和研究域?对传统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批判性反思的视角是什么?在多种教育思潮、理论观点并存的情况下,如何寻求课堂教学发展的理论基础?课堂教学现代发展的新思路是什么?
同时,我国课堂教学改革主要有四个方面的重要举措。
一是通过学术大讨论清理地基,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批判。人们以主体、实践活动、系统、结构等新概念和新思想,对教学本质、教学中的主客体、教与学、教师与学生、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学习书本知识与获取直接经验、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等关系,以及教学原则、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等问题展开了全面讨论,通过理论的争辩厘清了诸多困惑。
二是形成对课堂教学改革基本问题的深层认识。依托规模空前、议题集中、理念高位、各有特色的教育改革实验,我国在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策略、教学组织形式等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上形成新思路和新观点。
仅以实质在于揭示课堂教学进程结构的教学模式研究为例,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王策三将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概括为这样几种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系统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以学习者为中心,从活动中学习的教学模式;设置个人的学习情境,严格控制学习进程的自学辅导教学模式;提供结构化材料,引导学生从发现探究中学习的教学模式;在创设的情感活动中进行潜移默化学习的教学模式;以行为技能训练为主的示范模仿学习的教学模式。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杨小微将教学模式概括为教学认知、教学非理性、教学的社会学、教学的程控、教学的导学以及教学的整体优化等模式。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吴康宁从教学社会学的角度,将教学模式区分为9种类型。基于对丰富生动的实践经验的概括,我和我的团队提出了主体教育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尊重差异、体验成功”的教学策略(1995年)。经验的概括提升又反哺学校改革实践,进而形成勇于改革的氛围以及良性运作的态势。
三是课堂教学改革理论基础的拓展。《教学认识论》从教学哲学角度审视课堂教学,对重建课堂教学改革理论基础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吴康宁关于课堂教学社会学的研究,将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扩展到社会学的研究层面,揭示了教学的非理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根本性突破。
四是课堂教学改革价值取向的定位。基于主体教育实验(1992年)、新基础教育实验(1993年)及其他有关研究,特别是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提出的“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将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明确定位于人的发展。只有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才能真正揭示课堂教学发展的内在规律,才能彻底摒弃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压抑学生发展的严重弊端,为学校发展创造活力,并为未来教育的构建提供一个新的解释系统。
这个时期的理论争辩和实践探索厘清了诸多困惑,从根本上颠覆了凯洛夫教育理论和心理学对教学、认识、发展等基本概念的传统界定,在理性、宽容、多元的学术氛围下,迈出了重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域的重要一步。
第二阶段:伴随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深化(1999-2008年)
随着21世纪的到来,素质教育成为国家战略,从而启动了自上而下,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何创建有中国特色、有生机活力的现代教育体系,必须进行跨世纪的思考。
这个时期课堂教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一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历史与现实多方面原因形成的升学竞争压力,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以至于教育部将减负作为新世纪首届基础教育改革论坛的核心议题;二是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矛盾更加突出;三是多元文化多种价值取向并存,学校教育面临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和文化价值选择。
因此,我们的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展开。
理论层面,争论集中在如何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这场争论的实质涉及课程与教学改革要确立什么样的知识观、教学观、文化观和评价观,关涉课程改革的方向问题。
实践层面,由于教育观念没有真正转变,导致新课程改革具体实施策略还有待形成明晰的操作思路,在教学的基础性、教学面向生活实际、课堂教学的文化性、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定位、群体发展还是个性差异发展、教学中的指导与非指导、有效教学的标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批判与超越等问题上存在分歧。
面对这场在中国大地从观念、内容、策略、方法到制度全面展开的深刻变革,如何从多种教育思想观念的碰撞与融合中,从更加丰富和复杂的关系中把握课堂教学改革的规律和生长点,成为研究主题。
这个时期,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态势是:通过系统全面的理论构建,借助专题性科研项目,以及自上而下教育实验改革的示范引领促进研究深化。改革转型中诸多争论分歧,使改革过程成为一场剧烈的锻造过程,催生课堂教学改革理论品性的提升和实践理性的升华。
第三阶段:基于原创的超越,课堂教学改革的现代构建(2009-2018年)
党的十七大召开,确定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要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大力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至此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期。
这一时期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建构高品质教育,主题是“创新·发展”,课堂教学的深度改革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