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娣娜:课堂教学改革40年实践探索(2)
一是提出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思路,聚焦学校教育创新视野下育人模式的根本变革。有学者认为,“发展”作为一种开放的生成性动态过程,思考学生发展问题应以“关系”与“活动”为框架;还有学者基于主体教育实验,认为课堂教学是在实践与活动基础上通过合作与交往促进学生差异发展的过程,因此具有基础性、实践性、社会性和文化性。基本共识是:多视角讨论教学本质,揭示学生学习的内在机制及特点,探索体现学生主体发展的教学设计与策略的实施、教学内容的选择、学习方式的变革以及教学水平的评估等。
二是依据学生学习要素分析,形成解释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框架。有学者基于学习力结构要素研究,认为应关注学生学习力发展系统三要素的深化及其在时空上的绵延;有学者从社会建构视角强调语言、文化在学生主动建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等。研究沉淀为重新界定“学习”的概念,提出学习是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建构的过程,是一种社会性交往活动,重点阐明现代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实践性、社会性和创新性。
三是形成课堂教学进程设计的新结构。我国学者基于不同视角对课堂教学进程进行了深入探讨,不仅拓展了研究视野,而且突破了原有分析框架,实现了对课堂教学进程结构的基本把握。
四是明确校长和教师角色的新定位。40年的课堂教学改革凸显了校长的战略性谋划能力和领导力、智慧型教师的教学创生能力,并孕育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流派。
40年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重大进展
我们应该看到,受苏联教育理论的影响,直到1985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课堂教学”词条的解释仍是与“个别教学”相对应的“班级上课制”,即教学组织形式。无论是300多年前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还是19世纪赫尔巴特的教学阶段理论,乃至20世纪50年代凯洛夫的教学五环节,均未将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生存方式和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正是改革开放40年,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实现了深刻的历史性转变。
第一,揭示了课堂教学生成发展的核心内涵。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发展观的教学目标及其多元价值取向,实践活动与教学认识,合作交往与教学的社会性,人文、科学统整与教学文化性,教与学方式变革与学生差异发展。
课堂教学改革形成了3个基本命题:课堂教学是一种使人找到生命自觉的变革性实践;从“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到“学会发展”,是课堂教学阶段性目标实质性的超越;课堂教学是在变革与适应、解放与控制、继承与创新的互动中建构与生成的。
第二,重构了课堂教学结构要素及其研究体系。课堂教学以学生学习与发展为核心进行重构,形成了“目标理念、内容选择、进程设计、方式策略、反思评价”5个基本要素。
在目标理念上,经历了从“知识点”“三维目标”到“四基”的发展过程,实现了从关注知识体系到关注学生学习成长,从学科中心向学生中心,从应试和知识本位向注重提高素质、育人为本转型,实现了学校教育从“工具论”到“发展论”研究主题的时代位移。
在内容设计与选择上,批判旧的唯理智主义知识观,关注学科知识的整合,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关注与现实生活实际的联系,关注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选择的学习机会。
在课堂教学的进程设计上,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中,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从教师系统讲授为唯一方式到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探究,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无论是对已往以知识学习为中心的“目标—策略—评价”,还是以儿童经验习得为中心的“活动—体验—表现”,这无疑都是一个重要突破。
在课堂教学方式上,以关注生命自觉、主动生成为核心,重建学生的学习方式。
第三,创生了课堂教学实践的多种形态。课堂教学实践的多种形态集中在对“要构建什么样的课堂”这一问题的回答。我国中小学实践工作者打通了理论向现实转化的路径,创生了名目繁多、各有特色的课堂形态。
我尝试对当下各种课堂形态进行描述性归纳:基于生命自觉的课堂,基于情境教育、生态观、素质教育、教学文化的课堂,基于回归生活的课堂,基于合作交往的课堂,基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智慧课堂,个性化学习课堂。此外,除了从国外引进的“翻转课堂”,还关注颇具成效的若干“高效课堂”,体现为区域性推进的“品质课堂”“自主学习与发展的课堂”等。无论何种类型的课堂形态,均呈现出课堂教学的基础性、实践性和文化性。
第四,构建了基于本土实践的课堂教学研究范式。研究方法论的变革是使40年课堂教学改革保持生命力的根本动力,研究呈现3个主要特点。
一是多学科的研究视角。多学科的研究视角不仅有教学论、学科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还有教育社会学、语言学、生态学、发生学、现象学以及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的话语体现了中国课堂教学改革开放、多元的重要趋势。
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实验研究。首先,坚守“教育实验首先是教育思想实验”这一命题,以高位理念引领,充分挖掘实验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其次,呈现出多种类型,既有在一定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由高校及科研单位研究者策划主持的教育实验,也有以解决实践中学生学习成长中的问题为核心、以教育实践工作者为主体的数量众多的教育实验,以及引进国外先进理论的验证性实验和以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三是优势互补、联合攻关的研究团队,在理论与实践对话碰撞中共同创造,让学校教育成为一个真实的意义世界。
中国课堂教学改革的未来发展
课堂教学是当下学校内涵式发展和改革创新的关键。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的重要讲话,表明我国教育改革将进入一个腾飞跨越的新时期。面对新阶段、新境界、新发展,教育工作者必须抓住发展契机,把握我国课堂教学改革未来发展的趋势和走向,进而形成深化改革的重点和举措。
我认为,要在以下3个关键问题上厘清思路:从时代转型的高位分析和把握我国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学生发展状况分析和把握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现实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国家教育发展战略部署中分析和把握我国课堂教学改革在推进国家教育现代化建设中的责任。
因此,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