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脱贫攻坚”这份考卷,请审阅
地处四川省西南部的大凉山,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深度贫困地区,是四川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大凉山腹地,考察脱贫攻坚,看望慰问彝族群众,对脱贫攻坚作出重要指示。一年来,我们在总书记留下的考卷上努力作答,共同书写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奋战大凉山脱贫攻坚这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中央有关部委、兄弟省份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全省上下艰苦努力,特别是彝区干部群众感恩奋进,凉山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500个贫困村退出、19.9万贫困群众脱贫,累计1454个贫困村退出、65.9万人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7.1%,全省贫困发生率降至1.1%。三河村和火普村贫困人口年均纯收入去年分别达到3520元和6933元,所有适龄儿童都上学了,红白事宜从简操办、卫生评比成为常态,,越来越多的人生病后看医生,不再找“毕摩”(彝族原始宗教中的祭司)。
奋战大凉山脱贫攻坚这一年,在党委政府的引导下,农民夜校在凉山越来越受欢迎,全州共办夜校3745所。以三河村为例,去年有200多名群众积极参加建筑、厨师、养殖等方面的就业培训,不少人在培训后都找到了收入更高的新工作。各个贫困村移风易俗,积极制定现代文明村规民约,向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说“不”,婚丧嫁娶杀牛的数量得到有效控制,彩礼金额定了上限,既煮“坨坨肉”,也炒起了“回锅肉”。
奋战大凉山脱贫攻坚这一年,凉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8万户13万人,建成住房2.4万套,全州三分之二的贫困人口住上民族特色鲜明、功能布局完善的好房子。三河村9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全部开工,首批29户群众今年春节期间陆续搬进新家,剩余的122户群众将分两批、预计6月前全部搬迁入住。
奋战大凉山脱贫攻坚这一年,凉山实施特色产业提升工程,每个县都选择培育形成一两个带动性强、综合效益好的优势特色产业,一批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拔地而起,全州新增生态林业基地108万亩、水果基地14.9万亩。
奋战大凉山脱贫攻坚这一年,我们深入实施“一村一幼”,累计建成村级幼教点3117个;“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覆盖面达87.9%;15年免费教育惠及学生109万人,因贫失学辍学状况有所改善。我们引导贫困群众从坐板凳睡床铺用灶台改起,从洗脸洗手洗脚洗澡洗衣服做起,逐步养成文明的好习惯。
奋战大凉山脱贫攻坚这一年,凉山开展毒品专项打击整治行动,建立艾滋病毒感染者全链条跟踪管理治疗机制,引导群众生育意愿,打破“人户分离”管理盲区。
总书记告诫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绝非朝夕之功。我们要发扬久久为功精神,不负总书记重托,认认真真答好这份题为“大凉山脱贫攻坚”的考卷,把对老百姓的承诺一一兑现。
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