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力量(2)
提起“驻村”,张静满是兴奋。她说,现在驻村的叫“稳定脱贫奔小康工作队”,在兰考脱贫前叫“扶贫工作队”,我们是一茬接着一茬干。以前,我包过户但没驻过村。2017年3月,当时我在县水利局工作,领导作动员时说,要想干点事,干成事,如果你是一个热血青年,就报名驻村,我们单位报名挺踊跃的,都是自愿报名下来的。
她侃侃而谈:说实话,刚到村里时,确实摸不着头脑。原以为驻村不就是跟老百姓打打交道,但到了后,觉得开展工作一开始很困难,很多村民认为,一个女同志来村里她能干点啥啊?我也觉得可失望。村里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自己骑着电动车转转看看,快到吃晚饭时间了,家里打电话说咋还不回来?我转了半天找不到回去的路。后来,村支书告诉我说:“咱们这个村,卖豆腐的来了,都转不出去。”现在你看到的路,都是这几年修的,真是一天一个样。前段时间在县里培训,没在村里,有的老百姓没在村里见到我,就问其他村干部,咋一段时间不见了,可不能走。我听了之后很感动,就觉得,你真心为老百姓付出,他们总能看得见。虽然付出了,但老百姓认可你了,就觉得特别得值。
以前老百姓认为种植蜜瓜不靠谱。刚到村时,张静想改进蜜瓜播种技术,但村民们不敢试。张静就请来了专家,自己种了试验棚,随着产量逐渐提高,张静的试验成功了,村里也接受了她。如今,张静种了3个大棚,专门用来搞实验和改良。村民不会种、不敢种的,先在她这儿试种。
张静(左一)察看“兰考蜜瓜”生长情况 河南省兰考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基层就是一个干,干字当头。”张静说。她来村后,杜寨村实行“三带头、三不愁”和“四跟四走”的产业发展模式,即“干部带头脱贫不愁、党员带头群众不愁、产业带头小康不愁和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党员走、党员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思路对了天地宽”。目前,全村998亩土地,共建大棚560个(亩),每个棚每年种两季瓜、一季菜,大概有2万元左右收入;村集体经济有30个大棚,大都租赁给贫困户使用,蜜瓜品种由原来的三四个,发展到如今的差不多20个。“兰考蜜瓜”已成为兰考县第一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杜寨成为名副其实的“兰考蜜瓜”第一村。焦裕禄同志当年揪心和努力解决的《十二愁》可以说一去不复返了。
以前杜寨村有的村干部都出去打工,如今,返村创业的人越来越多。张静说:“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照顾家,照顾孩子,谁还出去啊?”杜寨村在发展“兰考蜜瓜”致富的同时,还带出了一支年轻的村干部队伍。以前村干部年龄大,有长期在外打工的,后来就调整了,清退了一些,选配了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年轻村干部。张静的努力得到了组织的认可,刚刚被就地提拔为兰考县葡萄架乡党委委员。
在谈到焦裕禄精神时,干练的张静有点腼腆地说:“作为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作为年轻的干部,传承者,就应该发扬这种精神,扎根基层,只有把这个根扎下去,才能真真正正地把这个事干好。”“我们县领导说兰考的干部就像嗷嗷叫的小老虎一样。其实,兰考县整个都是这个状态。能干多少干多少,全民都在干。毕竟建设的是自己的家园,不惜力是应该的。”
“在基层,你只要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办,没有办不好的。”
代玉建,“80后”,兰考县代庄村党支部书记。黝黑的皮肤,肥大的蓝色T恤衫,光脚穿着千层底布鞋,这就是他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朴实的不能再朴实。数天后,我们在焦裕禄干部学院里碰到了他,还是这身装扮,只是天凉了多加了一个运动外套。更让我们没想到的是,5年前他却是家在郑州、生意在郑州的老板,经营着不少店铺。
代玉建为来代庄村考察的人们作介绍 许华卿/摄
2014年,他毅然决定回到生他养他的代庄村。此时的代村,虽不是贫困村,但谈不上富裕,主要是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人均收入4600元,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1户110人。最为关键的是,党组织建设弱化,很多是喊在口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