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采访札记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一首脍炙人口的《天路》,表达了青藏高原各族人民对青藏铁路开通的深深祈盼,赞扬了青藏铁路对沿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在为期15天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中央媒体蹲点调研采访青藏铁路行程中,我们下铁路、进隧道,探国企、走基层……在与青藏铁路职工和沿线居民深入交流中,我们真切感受到青藏铁路所承载的汗水与欢笑、奋进与辉煌。
那些关于传承的故事
西宁是我们此次行程的第一站。在这一青藏高原最大的铁路枢纽城市,我们的调研采访进行了4天,收获满满。通过与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运输部、客货管理部、科技与信息化部、劳卫部等主要部门座谈,我们对青藏铁路客货运输方面的发展变化,以及在科技创新、铁路建设、冻土治理、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发展成就有了基本的了解;通过参观西宁机务段、动车所、车辆段、客运段、西宁站,我们对青藏铁路在运输安全方面的重视,在运营管理方面的创新,以及在服务品质方面的追求有了更加深入的认知。然而,在西宁的4天采访经历中,给我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传承”二字。
青藏铁路一家三代火车司机,右起李仁超、李文、李勇伟。 记者 蒲韬/摄
1959年,兰青铁路通车至西宁。60年间,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高原动车组,机车设备不断更新,运行速度不断提升,高原铁路在快速发展变化。今年81岁的李仁超退休前曾当过多年蒸汽机车司机,1984年成为青藏铁路第一批内燃机车司机。他的儿子李文55岁,目前是青藏铁路格拉段的内燃机车司机。孙子李永伟31岁,2017年成为青藏铁路上的电力机车司机。驾驶着和谐号电力机车驰骋在青藏线上,李勇伟的心中充满了对火车司机这份职业无比的自豪:“伸向远方的钢轨,承载着我们家族的光荣与梦想。”
西宁车辆段乘务车间职工李海峰(左一)正在给父亲李秀金、爷爷李旺富讲解25T型青藏客车采用的新技术。 记者 蒲韬/摄
1984年,西宁到格尔木通了火车,李旺富成为第一代检车长。如今已86岁的李旺富对记者说,一把检车锤、一把手电筒、一个板子、一把钳子、两把木把螺丝刀,就是我们那批最早检车人形影不离的“伴侣”。他的儿子李秀金当年也追随了父亲的步伐,成为一名货车检车员。李秀金的儿子李海峰大学毕业后,也曾供职于西宁车辆段车电车间逆变班组。李海峰回忆道:“每天要检修不同的车体的我,也从车体的转变中感受到了祖国铁路事业的飞速发展。”
“三代火车司机”“三代检车人”等等这些关于传承的故事,见证了天路人的坚守和奉献,也见证了改革开放70年来铁路的发展和变迁。
新老关角隧道
新关角隧道全长32.69千米,平均海拔3500米,是世界高海拔第一长隧。 记者 蒲韬/摄
5月10日上午7时许,我们正式登上了青藏铁路的火车,乘坐7581次列车前往天棚站,到关角隧道工区采访。旅途的平稳舒适,让我们对青藏铁路运用科技创新手段成功解决了高原多年冻土这一铁路建设史上的世界性难题有了更加深刻的敬意。而手机信号的长时间缺失,则提醒着我们那些铁路建设者们所奋战的区域多是气候恶劣、环境艰苦的无人区。这份艰苦,在修建老关角隧道的铁道兵身上得到了最集中的诠释。
于1958年开工建设的老关角隧道,位于平均海拔约3600米的青海省天峻县境内,隧道全长4.01公里。由于受当时艰苦自然环境和施工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工程建设于1961年3月被迫停工,1974年10月工程复工建设,1977年隧道主体工程完工。1982年,关角隧道正式通车,让经过关角山的火车不再需要耗费2个小时盘山而行,解决了当时制约青藏铁路的运输“瓶颈”。在老关角隧道的修建中,铁道兵用生命印证着“铁道兵前无险阻,铁道兵前无困难”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在那个艰苦的年代,每名建设者都将生死置之度外,誓言啃下这块‘硬骨头’!”参加老关角隧道建设、转业后又养护这条隧道的德令哈工务段退休职工张生林,回忆当年关角隧道工程建设时感慨万千,不禁落泪。一幕幕战天斗地的感人画面犹在他的眼前,展现了高原铁路人的无私奉献和奋勇争先。
德令哈工务段退休职工张生林接受记者采访时潸然落泪。 记者 蒲韬/摄
2014年,历时7年建成的新关角隧道正式通车,列车运行速度由原来老关角隧道的每小时60公里提升到每小时140公里,又大大缩短了列车经过关角山的时间。新老关角隧道的变迁,充分印证了青藏铁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雪域高原 货畅其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