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太精简,会丢了深层的美感和乐趣
上小学时,有一段时间我的语文老师病了,语文课由体育老师来兼任,当时正好学李白的那首《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面对我和小伙伴们好奇、求知的目光,体育老师用一句话就搞定了整节课的内容,他说:“楼太高,吓得楼上的人都不敢说话了。”我们都笑了,他也笑了,还得意地说:“我这么说你们就都懂了吧?古人就是啰唆,挺简单的事,整那么复杂,累不累啊!”
从那以后,我们班的同学都恪守着体育老师的文学思想,把学到的所有诗词都进行了简单、粗暴的总结。那首《静夜思》就被归纳为“看到月亮,想家了”,那首《春夜喜雨》则被说成“昨晚下雨了,没听着”……
直到上了高中,读到了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我才惊觉有些复杂无法简化,因为复杂里头有一种叫“美感”的东西,一简化就丢了。我回头再读从前学过的诗,不禁愧疚满怀,真是辜负了诸位大诗人的美意。
大概是因为被体育老师伤过,后来我对极力求简的行为总有所质疑,尤其在这个事事追求简单、便捷的时代。
不可否认,很多简单的东西的确也是美的、有营养的、令人愉悦的,但简单永远不能完全代替复杂,比如诗歌,比如戏曲,比如建筑,比如美食,比如习俗……太多太多的东西,都要在繁复的、悠长的、起承转合的过程中,才能表达出无尽的美意,彰显出隆重、盛大和非同寻常。一出戏,情节太简单就没意思;一首歌,音调太单一就难有韵味;一座建筑,如果只是简单的横平竖直,就丧失了审美的意义。
半年前我的一个好友结婚,她在请柬上毫不客气地要求我们穿高跟鞋和礼服,严格规定我们几点到场,从酒店的哪个门进。我对这种无理要求感到生气,当时就打电话过去,,骂她神经病。虽然她体谅我对高跟鞋和礼服的恐惧,但还是坚决要求我必须如此穿戴。
万般无奈,那天我跟另一个好友穿得跟俩新娘似的就去了。结果发现幸好准备充分,否则都不好意思进门了——从酒店大门到礼堂,要经过一个小广场,人家在那里铺了红毯,宾客都跟电影节上的明星似的,要在围观的亲友中款款走过,要留影,要在签名板上写祝福……拉风极了。而整个典礼更是繁复隆重,各种仪式、各种讲究,足足折腾了两个多小时。我和同去的好友开始还撇嘴嘀咕,骂她自找麻烦,但进行到最后,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才叫结婚,才叫一生一次的托付。然后各自回想各自的婚礼,都觉得太潦草了,潦草得简直不想去回忆。
那场婚礼我到今天还记忆犹新,感觉比自己的婚礼还要印象深刻。
看来大事就是要有一个盛大的仪式,有一种隆重而细腻的表达。没有纷繁复杂、耗尽心力的准备,没有对细枝末节的精致描摹,大概就不能切身体会其重要性,就没有直达内心的震撼和触动,就不能在心底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现代人喜欢说“简单就好”,当然,平常日子可以简单过,不必要的复杂也要简化,但对确实需要折腾一下的事情,也应该“得折腾处且折腾”。虽然人们都怕麻烦,但有些麻烦确实是有意义的。
人生不能总按照体育老师的思维前进,必要的时候,也需要有点《红楼梦》的精神。太精简的生活,会淹没许多深层的美感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