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的故事(2)
2020-02-05 19:01:48栏目:读者
“红豆相思”与“烛灭笔枯”(2)
1922年12月21日起,闻一多在美国以五天的时间写成了包括四十二首诗的组诗《红豆》,其中充满着缠绵悱恻的对妻子的深情思念。如第九首:“爱人啊!/将我作经线,/你作纬线,/命运织就了我们的婚姻之锦;/但是一帧回文锦哦!/横看是相思,/直看是相思,/顺看看是相思,/倒看是相思,/斜看正看都是相思,/怎样看也看不出团圆二字。”又如第十二首:“我们有一天/想见接吻时,/若是我没小心,/掉出一滴苦泪,/渍痛了你的粉颊,/你可不要惊讶!/那里有多少年底/生了锈的热情的成分啊!”当然,他也没有忘记指出:“我们弱者是鱼肉;/……供在礼教底龛前。”(第二十五首)“他们削破了我的皮肉,/冒着险将伊的枝儿,/强蛮地插在我的茎上。”(第三十首)
但是,刚过一个月,1923年1月21日,闻一多在读了郭沫若的《未央》后,写信给好友梁实秋说:“不消说得你是比我幸福的,便连沫若,他有安娜夫人,也比我幸福些。……哦!我真不愿再讲到女人了啊!实秋啊!我只好痛哭!……实秋!情的生活已经完了,不用提了,以后我只想在智的方面求补足。我说我以后在艺术中消磨我的生活,……现在的一多已经烛灭笔枯不堪设想了。”
这封信和以前写给弟弟家驷的信的情调一样,都是表达对家庭强迫婚姻的极端不满以及自己的悲哀。这怎样同就在上个月写的《红豆》组诗所表达的对妻子的刻骨相思,在同一个人身上协调起来呢?
应该说,《红豆》组诗所表达的情感也是真挚的。也许是远居异域的孤寂引起的思念?也许是承认已婚的事实,理智战胜了感情?也许两者都有。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闻一多认识到自己和妻子都是被强迫的“嫁接”,都是被“供在礼教底龛前”的“鱼肉”,所以对妻子就产生更多的共鸣和同情,从而引起更多的思念。
人本来就是复杂而矛盾的。内心世界十分丰富、感情十分敏锐的闻一多更是如此,他身上存在的许许多多矛盾,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矛盾,东方传统伦理观和现代爱情观的矛盾,他在这许多矛盾中,在自己灵魂的深处,苦苦地搏斗。
闻一多来到美国这个被称为“自由恋爱的王国”以后,接触女性机会多了,是否浪漫起来了呢?他在上述致梁实秋的信中说:“到美国来还没有同一个中国女人直接讲过话,而且我真不敢同她们讲话。”至于美国姑娘们,他说:“我看见她们时,不过同看见一幅画一般。”
没有浪漫过,但感情却起过一些波澜。闻一多到美国学的是美术。1924年9月,他转学到纽约艺术学院,但这时他对戏剧却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热衷于参加中国留学生的戏剧活动。他同熊佛西、余上沅等一批新朋友排演英文古装剧《杨贵妃》,后来又曾专程赴波士顿协助梁实秋、谢冰心、顾毓琇等好友排演《琵琶记》。
1924年10月,闻一多在给梁实秋的信的最后抄了一首他创作的英文诗,还在附言中写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诗中有这样几节(引自许芥昱的译文):
欢悦的眼睛,激动的心;
相遇已成过去,到了分手的时候,
温婉的微笑将变成苦笑,
不如在爱刚抽芽时就掐死苗头。
命运是一把无规律的梭子,
趁悲伤还未成章,改变还未晚,
让我们永为素丝的经纬线,
永远皎洁,不受俗爱的污染。
分手吧,我们的相逢已成过去,
任心灵忍受多大的饥渴和懊悔。
你友情的微笑对我已属梦想的非分,
更不敢祈求你展示一点爱的春晖。
梁实秋后来在《谈闻一多》中谈到这首诗时说:“本事已不可考,想来是在演戏中有什么邂逅,他为人热情如火,但在男女私情方面总是战战兢兢的,在萌芽时就毅然掐死它,所以这首诗里有那么多的凄怆。”
1925年夏,闻一多提前两年回国,先后在国立艺专、国立政治大学、第四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任教。1930年8月,应青岛大学校长、好友杨振声的邀请,闻一多和梁实秋一起去青岛大学任教。梁任外文系主任,闻任中文系主任兼文学院院长。中文系有位女讲师方令孺,教《昭明文选》,又好写诗,常向闻一多请教,闻一多对她印象很好。
当时他们在青岛过得很潇洒。首先由杨振声提议,每周末聚饮,参加者有闻一多、梁实秋、赵太侔等七位男士。后闻一多提议方令孺加入,凑成酒中八仙之数。据梁实秋在《谈闻一多》中回忆,他们酒兴甚浓,“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三十斤一坛的花雕搬到席前,罄之而后已,薄暮入席,深夜始散。……有一次胡适之先生路过青岛,看到我们划拳豪饮,吓得把刻有‘戒酒’二字的戒指戴上,请求免战。”
1931年1月,上海《诗刊》发表了闻一多的长诗《奇迹》,徐志摩看了非常兴奋,说闻一多是“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他写信给梁实秋说,此诗是他帮闻一多挤出来的。原来,自从1928年《死水》诗集出版之后,闻一多很久没有写诗,好像悄然从诗坛隐退。徐志摩很着急,常去信催。现在《奇迹》出来了,他便以为是自己的“神通之效”。
梁实秋后来在《谈闻一多》中说:“志摩误会了,以为这首诗是他挤出来的……实际是一多在这个时候在感情上吹起了一点涟漪,情形并不太严重,因为在情感刚刚生出一个蓓蕾的时候就把它掐死了,但是在内心里当然是有一番折腾,写出诗来仍然是那样的回肠荡气。”有人推测,这“一点涟漪”,大概是指闻一多与方令孺之间的关系。
所谓“诗无达诂”。《奇迹》一诗采用了象征主义的手法,因而诗中的“奇迹”究竟指什么:是真理还是理想?是美还是爱?曾引起过种种的揣测和联想。这是一首四十八行的长诗,作者描述自己一直在“等着,不管等到多少轮回以后——”终于“奇迹”出现了!“我听见阊阖的户枢砉然一响,传来一甩衣裙的,那便是綷縩,那便是奇迹——半启的金扉中,一个戴着圆光的你!”这是否就是梁实秋所说的感情上的涟漪呢?读者可以作出自己的判断。
闻一多和方令孺的来往,引起了一些流言,闻一多也觉察到了,1932年春,他把妻子和孩子接来青岛,流言不辟自灭。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n6.com/view-59979-1.html
1922年12月21日起,闻一多在美国以五天的时间写成了包括四十二首诗的组诗《红豆》,其中充满着缠绵悱恻的对妻子的深情思念。如第九首:“爱人啊!/将我作经线,/你作纬线,/命运织就了我们的婚姻之锦;/但是一帧回文锦哦!/横看是相思,/直看是相思,/顺看看是相思,/倒看是相思,/斜看正看都是相思,/怎样看也看不出团圆二字。”又如第十二首:“我们有一天/想见接吻时,/若是我没小心,/掉出一滴苦泪,/渍痛了你的粉颊,/你可不要惊讶!/那里有多少年底/生了锈的热情的成分啊!”当然,他也没有忘记指出:“我们弱者是鱼肉;/……供在礼教底龛前。”(第二十五首)“他们削破了我的皮肉,/冒着险将伊的枝儿,/强蛮地插在我的茎上。”(第三十首)
但是,刚过一个月,1923年1月21日,闻一多在读了郭沫若的《未央》后,写信给好友梁实秋说:“不消说得你是比我幸福的,便连沫若,他有安娜夫人,也比我幸福些。……哦!我真不愿再讲到女人了啊!实秋啊!我只好痛哭!……实秋!情的生活已经完了,不用提了,以后我只想在智的方面求补足。我说我以后在艺术中消磨我的生活,……现在的一多已经烛灭笔枯不堪设想了。”
这封信和以前写给弟弟家驷的信的情调一样,都是表达对家庭强迫婚姻的极端不满以及自己的悲哀。这怎样同就在上个月写的《红豆》组诗所表达的对妻子的刻骨相思,在同一个人身上协调起来呢?
应该说,《红豆》组诗所表达的情感也是真挚的。也许是远居异域的孤寂引起的思念?也许是承认已婚的事实,理智战胜了感情?也许两者都有。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闻一多认识到自己和妻子都是被强迫的“嫁接”,都是被“供在礼教底龛前”的“鱼肉”,所以对妻子就产生更多的共鸣和同情,从而引起更多的思念。
人本来就是复杂而矛盾的。内心世界十分丰富、感情十分敏锐的闻一多更是如此,他身上存在的许许多多矛盾,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矛盾,东方传统伦理观和现代爱情观的矛盾,他在这许多矛盾中,在自己灵魂的深处,苦苦地搏斗。
闻一多来到美国这个被称为“自由恋爱的王国”以后,接触女性机会多了,是否浪漫起来了呢?他在上述致梁实秋的信中说:“到美国来还没有同一个中国女人直接讲过话,而且我真不敢同她们讲话。”至于美国姑娘们,他说:“我看见她们时,不过同看见一幅画一般。”
没有浪漫过,但感情却起过一些波澜。闻一多到美国学的是美术。1924年9月,他转学到纽约艺术学院,但这时他对戏剧却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热衷于参加中国留学生的戏剧活动。他同熊佛西、余上沅等一批新朋友排演英文古装剧《杨贵妃》,后来又曾专程赴波士顿协助梁实秋、谢冰心、顾毓琇等好友排演《琵琶记》。
1924年10月,闻一多在给梁实秋的信的最后抄了一首他创作的英文诗,还在附言中写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诗中有这样几节(引自许芥昱的译文):
欢悦的眼睛,激动的心;
相遇已成过去,到了分手的时候,
温婉的微笑将变成苦笑,
不如在爱刚抽芽时就掐死苗头。
命运是一把无规律的梭子,
趁悲伤还未成章,改变还未晚,
让我们永为素丝的经纬线,
永远皎洁,不受俗爱的污染。
分手吧,我们的相逢已成过去,
任心灵忍受多大的饥渴和懊悔。
你友情的微笑对我已属梦想的非分,
更不敢祈求你展示一点爱的春晖。
梁实秋后来在《谈闻一多》中谈到这首诗时说:“本事已不可考,想来是在演戏中有什么邂逅,他为人热情如火,但在男女私情方面总是战战兢兢的,在萌芽时就毅然掐死它,所以这首诗里有那么多的凄怆。”
1925年夏,闻一多提前两年回国,先后在国立艺专、国立政治大学、第四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任教。1930年8月,应青岛大学校长、好友杨振声的邀请,闻一多和梁实秋一起去青岛大学任教。梁任外文系主任,闻任中文系主任兼文学院院长。中文系有位女讲师方令孺,教《昭明文选》,又好写诗,常向闻一多请教,闻一多对她印象很好。
当时他们在青岛过得很潇洒。首先由杨振声提议,每周末聚饮,参加者有闻一多、梁实秋、赵太侔等七位男士。后闻一多提议方令孺加入,凑成酒中八仙之数。据梁实秋在《谈闻一多》中回忆,他们酒兴甚浓,“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三十斤一坛的花雕搬到席前,罄之而后已,薄暮入席,深夜始散。……有一次胡适之先生路过青岛,看到我们划拳豪饮,吓得把刻有‘戒酒’二字的戒指戴上,请求免战。”
1931年1月,上海《诗刊》发表了闻一多的长诗《奇迹》,徐志摩看了非常兴奋,说闻一多是“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他写信给梁实秋说,此诗是他帮闻一多挤出来的。原来,自从1928年《死水》诗集出版之后,闻一多很久没有写诗,好像悄然从诗坛隐退。徐志摩很着急,常去信催。现在《奇迹》出来了,他便以为是自己的“神通之效”。
梁实秋后来在《谈闻一多》中说:“志摩误会了,以为这首诗是他挤出来的……实际是一多在这个时候在感情上吹起了一点涟漪,情形并不太严重,因为在情感刚刚生出一个蓓蕾的时候就把它掐死了,但是在内心里当然是有一番折腾,写出诗来仍然是那样的回肠荡气。”有人推测,这“一点涟漪”,大概是指闻一多与方令孺之间的关系。
所谓“诗无达诂”。《奇迹》一诗采用了象征主义的手法,因而诗中的“奇迹”究竟指什么:是真理还是理想?是美还是爱?曾引起过种种的揣测和联想。这是一首四十八行的长诗,作者描述自己一直在“等着,不管等到多少轮回以后——”终于“奇迹”出现了!“我听见阊阖的户枢砉然一响,传来一甩衣裙的,那便是綷縩,那便是奇迹——半启的金扉中,一个戴着圆光的你!”这是否就是梁实秋所说的感情上的涟漪呢?读者可以作出自己的判断。
闻一多和方令孺的来往,引起了一些流言,闻一多也觉察到了,1932年春,他把妻子和孩子接来青岛,流言不辟自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