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爆火:一个人最高级的“炫富”是什么?(2)
纵观唐宋所有大家,也只有号称“六十年间万首诗”的陆游能相提并论。
世间哪有什么捷径,笔耕不辍的勤奋,内外兼修的品质,让晏殊恩宠久盛不衰,才华历久弥新。
精神之富
宋仁宗时期,晏殊再不是那个没钱的穷小子,他位极人臣,官拜宰辅。
从“寒士”成为“官人”,晏殊也有了“未尝一日不宴饮,每有嘉客必留,留亦必以歌乐相佐”的资本。
走上了人生的巅峰,晏殊的闲暇之余吃起酒来唱着歌,煮茶抚琴乐趣多,“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亦或“画鼓声中昏又晓。时光只解催人老。”
但是对“富贵”二字,晏殊是有自己的见解和品味的。
宋真宗时期,宰相寇准曾两度入相,于是有点小得意,显摆道:“老觉腰金重,慵便枕凉玉。”
只有晏殊没有点赞,实名点评:“未是富贵语。”
宋人曾做《富贵曲》,里面飙了两句:“轴装曲谱金字书,树记花名玉篆牌。”
晏殊却评价:“一看就是个乞丐相!有什么可拽的?”
披金挂玉,在晏殊眼中岂是一个“俗”字了得。那么,晏殊心中的富贵是什么呢?
答:“余没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唯说气象。”
什么是气象?
气象是:“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
气象也是“梨花院落溶溶月,杨柳池塘淡淡风。”
气象更是:“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
还反问土豪之“土”:“穷儿家有这景致也无?”
我的炫富,不在于给你看钱,而是给你看我看到的风景,和风景背后这悠然自得的富余之心。
作为开创宋词新天地的晏殊,词作很是清雅高洁,仿佛从未受到世俗琐碎的污染与牵绊,流露出自然而然的低调奢华。
富有的人自有一番风花雪月,这是一种骨子里的修养,一种文化品格,一种精神气度的丰满自得。
所以晏殊何止是富贵闲人,更是精神贵族!
现代社会也是如此,财富地位从来不是显摆出来的,而是你日常的品质、品味、格调、选择,处处流露出你是“暴发户”还是“真贵族”。
换言之,查尔斯王子自愿放弃王位,30年来日复一日在土地上劳作,默默打造自己的有机庄园;
比尔盖茨夫妇从来不晒豪宅游艇,却捐出全部身家做公益;马云从来不大金链子小手表,说不知工资为何物,提前退休去当个“乡村教师”。
真正富有的人,才有舍弃富有的决心,才有回归自然的本心。
气度之富
晏殊这番富贵见解之所以难得,并不是来源于从小耳濡目染,也不是因为仕途太过坦荡。
相反,朝堂风云变幻,一路平步青云的晏殊,也曾在扶摇直上时几经坎坷。
晏殊一生曾遭遇三次贬谪。
第一次,他反对太后提拔对自己有恩的张耆为枢密使。
第二次,他反对太后“下旨服兖冕”,也就是穿上君王的礼服,去太庙行祭祀之礼。
要知道宋真宗死后,仁宗主少国疑,请刘太后“垂帘亲政”还是晏殊提出的。
但看着掌权日盛的太后有任人唯亲、冒天下之大不韪之举,这位纯臣毫不犹豫地刚毅直谏。
被贬谪的晏殊,做了什么呢?
他发挥了最闪光的学识和才华,大兴教育。
外放河南时,晏殊邀请范仲淹,执教应天书院。后来俩人一拍即合,创立分科教学,改良科举考试,促成了宋代学校教育的兴起。
他又利用独到的眼光,挖掘人才。这一挖,挖出了宋朝政坛文坛的半壁江山。
欧阳修写他:
得一善,称之如己出,当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辅等,皆出其门,及为相,益务进贤材。而仲淹与韩琦、富弼皆进用,至于台阁,多一时之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