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离婚那晚,她发了一条朋友圈,收到29个未接来电”
堂姐决定离婚的那一晚,发了一条朋友圈。
“这样活着有什么意思……”
仅仅9个字,牵动了全家人的心。
叔叔婶婶看到慌得不知道怎么办,让我们每个人轮番打电话。
结果堂姐不接电话,却连着发了两条朋友圈。
堂姐跟姐夫感情上出问题有一段时间了,纠缠了那么久,还是决定离婚,对此,叔叔婶婶虽然不太情愿,但还是希望堂姐能过得幸福。
这次谁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也不敢问。
堂姐冷静下来之后主动给叔叔打了电话,叔叔接起电话第一句就是:
“闺女,没事吧,可不敢做傻事。”
堂姐在电话里道了歉,让我们不要担心。叔叔在这头应着,眼睛里泛着光。
堂姐发泄完是没事了,可她不知道的是,那晚叔叔和婶婶一夜都没睡,婶婶更是偷偷抹了好几次泪。
说实话,这一点都不像堂姐。
她不是那种不理性的人,以前从来不会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在朋友圈里大肆宣扬,这次应该是承受不住了吧。
那些平常看起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其实只是把负面情绪隐藏了起来,一旦爆发,就如开了闸的洪流一般,一发不可收拾。
我知道,成年人早已失去了随时崩溃的权利,只能选择夜深人静的时候,悄悄细数伤口。
“凌晨的朋友圈,写尽人间悲欢”
前段时间,微博上有一个讨论度很高的话题,#从不在朋友圈崩溃的人#。
有人问:我们要不要在朋友圈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让我感触最深的一个回答是:
没有意义,也没有人在乎;
有人问我,我就会讲,但是无人来;
不要了吧,每次发完回头再看都会觉得自己神经;
负面情绪发朋友圈,只会让心疼你的人担心你,不喜欢你的人暗暗自喜。
这是我长大之后才明白的道理,你的悲欢只对关心你的人有用,对其他不相干的人来说都是矫情。
无论你是深思熟虑写下的话还是不经意间发的动态,只有对亲人来说,才是阅读理解。
所以,凌晨发朋友圈请慎重,深夜不适合做任何决定。
朋友曾说,想真正了解一个人,就去看他凌晨的朋友圈。
凌晨的朋友圈分享的歌曲,发的一些丧丧的话,,吐槽着不顺利的工作……
这都是一个人真正想表达的情绪。
因为这时候,没有人会关注,悲伤难过只有自己可见。
我朋友圈里一个出版社的朋友,才30多岁,他已经称自己为“中年男人”。
有次我加班晚,回去的路上刷朋友圈,看他发了一条:
“苦难没有尽头,就在苦难里行走。饭吃不下,就多抽几根烟,过过烟瘾吧。”
配图是一张烟头填满了烟灰缸的图片。
等第二天再去看时,他已经删掉了。
凌晨的朋友圈,存活时间很短。
纯属发泄,写完就删。
不想被别人看穿自己的脆弱,也怕家人看到过度揣摩。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都有自己不为人知的难处,可成年人还有一丝倔强,宁愿自己承受,也不愿让大家看见。
青年作家刘同曾这样描述凌晨朋友圈的状态:
总在这时,朋友圈的朋友便逐一晾晒心事。许是月光凉薄,无害无伤,一夜清冷后,转日又能笑脸迎人。
我最爱这样的朋友,操着脏话对抗现实,扭脸自嘲生得贫贱,还有一颗愿意服软的心,在某个时刻探出头来透口气。
所以,夜晚成了最好的保护色。
白天言不由衷,晚上泣不成声。
白天不露声色,深夜招摇过市。
成年人有多不容易,崩溃还得挑时间。
“深夜里的决定,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以前看到过一个新闻:
锦州市一个女孩在凌晨1点11分,在朋友圈发了“再见”两个字。
朋友觉得不对劲,便问她和谁再见。
她回答是“全世界”。
朋友果断报警,通过民警的努力寻找,终于找到女孩的所在位置。女孩父亲打开房门时,女孩已经昏迷,旁边有空着的安眠药盒子。
医生说,如果再晚一会,性命可能就难以挽回了。
女孩父亲不相信自己的女儿会自杀,可谁也不知道,这个女孩到底经历了什么,竟然如此决绝。
是感情上不顺利?是工作上不顺心?还是自己为难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值得深思的是,一个平常的夜晚,唐突而来的决定可能会搭上自己的一生。
曾经看过一句话:
十点是个分水岭,十点之后人的心态会随着夜晚发生改变,吸收了月光的能量,会产生较多的负能量和消极因素。
因为深夜里的感性往往大于理性,会自动放大孤单和脆弱,容易做出冲动的决定。
电影《我不是药神》里有这样一个情节,吕受益看着摇床里熟睡的孩子对程勇说:
我刚查出病的时候,他妈已经怀他5个月了,那个时候啊,天天想死。
结果他一出生,我第一眼看到他就不想死了。
庆幸有的决定我们没有急着去完成,从那个夜晚挺了过来,没有让遗憾得逞。
但不是所有的人都那么幸运。
后台曾有读者留言:
有一次和家里赌气,夜里决定离家出走,手机换了号码,两年没联系过家人,山穷水尽回到家时,奶奶没了。
他说,这是他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已经无法弥补。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种想法,每次在深夜做的决定,第二天就觉得自己是神经病。
决定拉黑一个人、决定辞职、决定离婚……
这种念头好像都是在深夜疯狂滋长,而带给我们的后果也多半是后悔和违心。
村上春树曾说:
“假如遇上烦心事,就盖好被子呼呼大睡,不管怎么说,这都是最好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