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了!那个“千里背疯娘上大学”的孝子,最后怎么样了?(2)
这句话,犹如一记耳光打醒了他。
是啊,比起那些没有亲人的孤儿,他至少还有母亲,虽然她无法照顾自己,可只要母亲在,他就还有一个家。
扛过了那么多的磨难,现在已经看到了曙光,他又有什么理由放弃?
痛定思痛之下,他决定复读。
可复读就意味着需要钱,他哪来的钱呢?
万般无奈之下,他只能去找一所民办学校的校长,在遭到第五次拒绝后,他跪了下来。
这一跪,跪出了他与母亲的未来!
2008年,他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学录取通知书,那一刻他激动得无以复加。
可在短暂快乐之后,他发现学费要几千块,那对于他而言无疑是天文数字。
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他决定利用假期赚足去大学的路费,到了学校后,无论学校开出什么条件他都愿意,但他绝对不会放弃上大学!
就这样,他带着母亲来到了山东。
也就是在那时,他的事迹引起了媒体的关注,随后几十家媒体相继报道了他的故事,许多爱心人士纷纷向他伸出了援手。
但这突如其来的关爱,没有让他失去初心。
他感谢众人的好心,拒绝了大部分资助,只接受了学校为他和母亲安排的住处。
他当然知道,接受捐赠会让他过得轻松一些,可也许就因此失去了自食其力的能力。
之后,他的人生一如从前,除了学习外,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照顾母亲和打工。
毕业那年,很多单位都向他伸出了橄榄枝,面对唾手可得的精彩人生,他再次做了一个让人震惊的决定:
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教师!
他想用自己的经历,激励那些孩子们。
外边的世界比想象中还要美好,他希望孩子们都可以看到。
就这样,他带着母亲回到家乡,成为了一个普通又不普通的老师。
面对家乡部分人们对教育的漠视,他一遍又一遍家访,跑遍了整个乡镇,骑坏了8辆摩托车,改变了一个又一个孩子的命运。
他还在租房子,却把一大半的工资奉献给了学生。
他经常叫学生们来家里吃饭,让那些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在他的悉心呵护下,很多孩子重新定义了学习的意义。
刘秀祥像一束光照亮了他们的人生。
现在,刘秀祥已是望谟县实验高中的副校长,他自己的热血反哺着那片生养他的土地。
他的母亲还是和他生活在一起,健康平安。
一个人可以怎么活?
有人选择醉生梦死,有人选择肆意而为,也有人选择默默奉献!
这当然都是个人的选择,我们无从非议。
可刘秀祥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动了无数人。
如果换一个人经历他的人生,可能早就对命运缴械投降,而刘秀祥赋予了人生不同的注解。
让人感动的是,他不仅改变了自己,还用善良感动了整个世界!
2018年,刘秀祥入选了“中国好教师”,可他谦虚地表示,这只是因为自己幸运。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没有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又怎会有如今的荣耀加身?
这一切,都是他应得的荣光。
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只要去坚持,只要勇敢面对,就一定会等到光明。
最后,让我们点个“在看”,并向刘秀祥伸出大拇指:
你平平淡淡,但万丈光芒。
点击文字即可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