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高级的人生,是不断做减法(2)
大意是鹪鹩住在深林里,不过也只需要一根树枝来做巢,鼹鼠就算是在河里喝水,最多也就是喝一肚子罢了。
人活在世上不也是同样的道理么?大千世界,只需要一处住的地方,一些饭食,一些生活必需物罢了。
太多的物品,不但不会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还会平添烦乱。
有一位老人,因年事已高,无法自行生活,为了不打扰孩子们,选择去养老院安度晚年。
老人生活富足,家里有很多收藏品,全套的红木家具、各种邮票、紫砂壶及好酒,可是搬家的时候他一个也没有带。
人到暮年,心静而思,发现这些身外之物实在没有多大的用处,只能满足年轻时的收藏爱好罢了。
最后他只挑了几件简单舒适的毛衫和轻便的长裤;一些炊具;几本书而已。
老人感叹,这些所谓的财富都是多余的:
“它们并不属于我,我只不过是看一看、玩一玩、用一用。
他们实际上只属于这个世界,轮番降临的生活,都只是看客。”
古希腊哲学家艾匹克蒂塔曾说过:“一个人生活中的快乐,应该来自尽可能减少对于外来事物的依赖。”
物质上的“断舍离”,或许会在一开始让你感到心疼、可惜,但长久来看,是对整个人生都有益的行为。
那些身外之物,如果是生活必需,必然能为生活提供便利。
但若是不能定期清理,就会越积越多,反倒成了生活的负担。
定期清扫生活的“杂物”,是人生高级的智慧。
不扫一屋又何以扫天下。如果一个人连整理生活的基本能力都不具备,又怎么能期待TA有解决重要事情的能力?
真正懂得生活的人都知道,只有做好物质上的“断舍离”,生活才能更自在、更干净。
内心简单,精神更干净
一个人的内心若是被杂念、欲望填满,便会失去人生的方向。
曾看过一则民间故事:
有一对清贫的小夫妻,住在小山村里,虽生活不富足,日子倒也简单快乐。
可是有一天,丈夫去耕地时,竟一锄头挖出一个价值连城的“金罗汉”。
丈夫大喜,办了一场极大的宴席。
可是妻子却不是很开心,有旁人好奇,天降横财,从此不愁吃不愁穿,可以住大房子,还有什么可郁闷的?
妻子回答道:“因为我们不知道另外的17个金罗汉在哪里。”
《礼记》有言,欲不可纵。
人活在世上,最难得的是保持一颗干净通透的心,现代世界物质纷繁复杂,人们很容易被物欲遮住双眼。
曾有消费报告显示,超过一半的90后,正在被各种各样的信用卡、花呗、网贷“绑架”。
当然这种现象绝不仅仅存在于年轻人当中,年龄层次更大些的人,因为收入高,可支配的钱更多,更容易陷入欲望的误区。
常言道,知足者常乐。只有精神世界富足,才不会被欲望所累。
不一样的心态,面对的是不一样的人生,内心简单的人,更易获得真正的快乐。
一家人在一起吃顿热气腾腾的饭是幸福;身体健健康康、无大碍也是幸福;困难时能有朋友出手相助亦是幸福……
人之所以感到痛苦,是因为总在追求错误的东西,心里被复杂的欲望填满,就没有多余的地方来装填幸福。
唯有让内心极简,冷静思考、恬淡自如,才能沉着应对生活之困。
道德经说:“万物之始,大道至简。”
学会为生活做减法,只有减去不必要的,才能留下有意义的。
让人生少点强求,日子才会自在简单。
极简,是最高级的活法。有质感的人生,都懂得不断做减法。
点个“在看”,愿大家在往后的生活里,都不会为无意义的外物所累,能够追寻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