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一下我的感受吧!”
这句话来自吴镇宇12岁的儿子费曼。
自从参加《爸爸去哪儿2》节目后,费曼一直备受关注。
看到陆毅的女儿贝儿展示才艺时,日常吃瓜的群众突然变成七大姑八姨,纷纷在微博底下@他:
“爸爸去哪儿2的宝贝们都好多才多艺,费曼也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艺啊。”
日常对粉丝们有求必应的他,却两个大字直接拒绝:我不!
因此费曼遭到了杠精们的攻击,他们觉得这孩子高冷,不近人情,表演一下又怎么了!
最后费曼终于忍不住在微博澄清:
自己有强烈的舞台和社交恐惧症。
这个秘密在自己心里隐藏已久,连喵喵和家人都不知道。
费曼在社交网络上,一直用搞怪的短视频剪辑来和大家交流。
他其实一直小心翼翼地用搞笑的外壳来“伪装”自己的社交焦虑。
“我害怕别人怎么看我,所以我开始想逗别人笑。因为笑容会让别人对我有一个好印象。”而这次“别人家孩子的battle”,让这个男孩陷入了明显的社交焦虑。让内向敏感的孩子上台表演,本就是一场心灵上的酷刑。当年费曼上节目时,他本身内向又敏感的特质已经有所表现:自己落水了、把脸擦伤了,也只是尴尬地笑着,不求助工作人员,也不敢喊爸爸。每次吴镇宇向费曼发脾气的时候,费曼总是大口喘气、强忍着不落一滴泪。看着自己的儿子那么害羞敏感,吴镇宇随即给自己的儿子起了个外号:BBgirl。爸妈看到自己孩子不会主动打招呼,便开始叹气:“这么呆,怎么进入社会?”老师期末评语,那个内向的孩子6年以来一直都是:该学生勤奋踏实,成绩稳定,希望下学期多参加集体互动,培养开朗的个性。甚至连我们自己都羡慕周围那个一呼百应、左右逢源的同事。外向的人总会得到巨大的褒奖,而内向的人等于懦弱、自卑、没出息?但是由于周迅的偶像光环太过强大,张子枫一度很紧张,一直对彭昱畅说:“哥哥你去吧。”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小时候被迫递茶给陌生亲戚的自己。但是网友们不买账,再加上这位妹妹在节目中都是安安静静地在一边干活,他们便开始吹毛求疵:其实这个安安静静的18岁女孩,,在生活中是一个真·宝藏女孩。
学业上,满分200的艺考,她考了196分,河南省艺考第一名。兴趣上,爱好广泛且行动力强,觉得自己对编程感兴趣,就立马买来了书籍研究。内向的人具有高度敏感HSP(Highly Sensitive Person)的特质。他们的情绪感受能力更敏感、专注力也会更强、创造力上表现得更为独特。
也正是因为张子枫有了这种特质,才会让徐峥都忍不住夸奖:我不知道这小女孩哪来的,简直就是一个小天才!个性内向的孩子,身上有很多面,也有很多成长的可能性。20岁的英国少女娜塔莎·阿布拉哈特,从小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父母听过医生的咨询后,发现孩子患有严重的焦虑症和社交恐慌症。
于是他们开始尝试给她更多的私人空间,让她自己在家里弹弹琴、发发呆。一直到大学那一次的300人演讲,这个女孩的生活都是平淡幸福的:那一天,娜塔莎被校方告知:你要参加一场300多人出席的演讲,你是主讲人。娜塔莎央求:“在300人面前演讲,真的可以压垮我!”但是每次老师都对她敷衍地说:“没事啦!”“你要克服!”“老师相信你可以挺过去的!”结果,为演讲过分焦虑的娜塔莎,选择在演讲的前一晚上吊自杀。
作家桌子曾经形容,对着社交恐惧的孩子说:你太闷了,要多讲话呀!内向的孩子,是有着自己的成长节奏,不是我们逼迫着推上舞台就可以强行扭转的。
从纪录片《零零后》中,我们可以看到内向儿童成长的另一个模式。3岁的一一,在别人看来很孤独,静静地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玩耍……
老师担心她长大后的生存问题,所以鼓励她参加班级的角色扮演游戏。当你看到这时,是不是也会担心,这个孩子怕不是自闭吧?她长大能不能融入社会?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小学到初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一的社交面也越来越广,也交到了好朋友。“朋友是接收来自这个世界的信息,独处是整理这个世界的信息。可以把自己和朋友在一起学到的东西,升华和沉淀,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想不到,一个13岁的孩子,能对自己内心追求的东西有如此深刻的见解。一一的父母,不会像节目组的其他父母一样,要求孩子这样做那样做,反而是常态化地接受孩子内向的性格特质:我觉得内向的孩子很正常,试问有多少父母能这样笑着承认呢?如果因为孩子内向,父母经常有意无意地纠正或者表示歉意,那么孩子就会自卑,甚至因为痛恨自己的个性,引发心理障碍。
性格没有好坏之分,只是他们获取能量的方式不同而已。
内向的人需要通过独处来恢复能量,而外向的人需要通过社交来获取能量。所以,作为父母,不要绑架孩子的个性,让孩子觉得自己是有“缺陷”的。作为内向的大人,也希望你点个“在看”,无条件接纳自己,享受独处的世界。作者:肖妈,来源:爸妈研究所(ID: mama_cn),研究1-6岁家庭教育新知识,是妈妈的教育笔记,是爸爸的带娃攻略,是孩子的成长能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