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姑娘回乡修别墅,引全镇跟风:有钱了审美得跟上(2)
在孔云飞的童年记忆里,家门口的马路原本是两排高高的水杉,但不知从何时起,这里变成了材料一条街。
这个距离常州市中心半小时车程的小镇,被誉为中国的“刀具之乡”,到处是工厂园区,充斥着浓郁的工业气味。
孔云飞说:“我不喜欢现在的乡镇,城市不像城市,乡村不像乡村。”
孔云飞家的塑料工厂也在这条街上,在她10来岁的时候,父亲就承包了一家注塑工厂,把家安在了职工宿舍,吃饭也是简单在食堂里解决。
“每天早上醒过来,就会听到父母讨论今天开哪台机器,所以塑料是我从小最讨厌的东西。”
大学毕业后,她跑去深圳打拼,在外企一路做到高管,外派到美国总部学习。
6年里,父母对远游的女儿一直报喜不报忧。直到回家前的最后一次联系,孔云飞才得知,家里的工厂状况已经很糟糕,账面上只有2万块钱,很多机器都开不出来了。
于是在2009年,她放弃了深圳的一切,回到镇上,正式接手了家里的工厂。“作为家里唯一的孩子,我觉得孝顺不是嘴上说说,是要给父母想要的东西。”
每天和父母吃住在工厂,996的模式持续了7年的时间后,工厂终于有所好转。
这时候,老房子的邻居找到他们,建议两家一起翻新房子,因为当地都是两家共用一个墙基,一起动工在手续和工程上都方便很多。
父亲很开心,孔云飞也觉得,经济宽裕一点了,又住了那么多年工厂宿舍,是时候帮助父母一起造一栋住起来舒服的房子了。
2年后,这个翻新重建工程终于结束了。街坊们惊讶地发现,孔家的老宅不仅焕然一新,还是整个镇子上从没有过的“现代别墅”。
两代人PK方案
我爸是个执行力很强的人,决定翻新的第二天,就递给我一张A4纸,上面寥寥几笔,清楚地画着他想象中新房的布局。
我接过来一看,发现卫生间被他安排在楼梯下,又不通风又没采光。
爸爸的图纸上有很多不合理的布局,但他的脑海里,也只有传统农村房子的样子。我立刻想到,要找专业的设计师帮忙。
找到设计师盛昊楠后,我的第一个请求就是让他快点出图纸,不然爸爸可能随时要按照他画的A4纸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