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姑娘回乡修别墅,引全镇跟风:有钱了审美得跟上(6)
最后一点是关于费用,我的方法是不要先提价格。
我爸妈这么多年一直住在工厂,对装修没有什么概念。他们觉得装修花个二三十万就够了,但其实最后总共花了300多万,一直到最近,他们才大概知道这个数字。
我曾经和很多人一样,抨击、嘲讽中国乡镇的土气。
但现在觉得,与其抱怨,不如从我做起,让自己的家变得美一点,让所在社区的邻居感受到设计的力量,大环境的改变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希望十年后,邻居们的家都比我家更漂亮,整个乡镇的视觉看起来也更和谐。
,常州本地室内设计师,近两年以来,他发现像孔云飞家这样的客户越来越多,小镇民宅翻新的需求在不断上升,对审美也萌发了强烈的渴望。他与一条聊了聊这个现象。
Q:一条S:盛昊楠
S:乡镇上普通的民宅大多建于上世纪80、90年代,现在恰好开始进入一个翻新的“刚需期”。大家对美的需求也到了一个“井喷点”。最近两年,我这边就接触到近10个私宅翻新的乡镇业主,他们希望把现代的设计感,甚至艺术感融入自己的家。
2年多来,不断有邻居前来看孔家的房子
S:它是一个模板,给大家看到更多可能性。比如来过孔家的居民发现,原来院子里用碎石铺地面更好看;客厅不用大理石,铺木地板更加温馨;所以邻居们自己家的装修也开始借鉴。
空间设计的改变,也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原来很多当地人总是追求家里房间要多,看了孔家的房子以后,发现有一个三、四代人可以舒服聚在一起的大空间真舒服!他们在自己装修的时候会借鉴这样的设计,家庭成员不再各自闷在房间里,交流也变多了。
S:最近在做的一个项目,业主提到,老房子里对他来说最重要的空间是一个工作间。他是个木工,工作间里有很多珍贵的私人回忆。
所以在翻新时,我们特意一起设计了一个工作间。这说明,现在的乡镇的客户并不是一味追求“崭新与豪华”,他们也开始关注自己的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