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在贷款里的年轻人丨“第一次是为了分期买iPhone”
我先招了,我欠2778,双十二还打算买两件羽绒服,1800。上一笔帐没还清,下一笔账塞进来,这是后花呗时代年轻人的常态。点进首页,大部分都是90后年轻人,甚至还有00后发帖求助。欠债数额大到令人咋舌,五六万的都是弟中弟,十几万的到处跑,还有欠百万的大佬。出于好奇,我和几位90后欠债者聊了聊他们的欠债史,聊完惊觉:
那会我大三,对新出的iphoneX蠢蠢欲动,奈何花呗白条加起来不到四千额度。动了歪心思,网上一搜注册了分期乐。下单之前犹豫过,8000够我一学期生活费,但我给自己洗脑。我喜欢拍照打游戏,Iphone像素高,打王者不卡。怎么说呢,必需品和分期这两词,是我超前消费的两大助攻。毕业欠了一万,我内心毫无波澜,想着月薪4000的工作,三个月可以还完。第一笔薪资到手,先还了3000的负债,卡里只剩1000。下班后直奔万达商场,买了700块的小ck。没错,刷信用卡。工作需要好包,帆布包太学生气了,平均每天2块钱不贵...最夸张的是去年10.1到11.11,40天内我买了6双鞋,每一双都有必买理由。旧帆布鞋得换新,秋天长膘减肥需要双跑步鞋吧,上班穿小皮鞋,职业点,长筒靴很流行。最贵的Dr.Martens马丁靴,经典款永不过时。我想想,今年双十一吧,剁手了网红同款骑士靴,打开鞋柜,发现去年网红长筒靴崭新地落着灰。不夸张地说,那一瞬间我才知道自己多蠢。所谓必需品,不就是骗我买买买吗?手机是必需品,但最新款iphone不是......这些都是商家包装出来的欲望陷阱,网贷再洗脑洗脑早买早享受,分期无压力。说实话,我穿骑士靴像穿着下田插秧的雨鞋,完全背离了漂亮生活的初衷。欠花呗800,只是想买一支Dior口红;贷款四五万,欲望升级为名牌包包。分期、花呗、贷款,在每一个年轻自卑的人生角落,兜售虚假的美好,鼓励不现实的消费。表面让大家都能潇洒地过上想要的生活,却绝口不提消费的陷阱和还款的辛苦。负债原因很多,有条隐形鄙视链,网赌负债在最底层,通用热评:“网赌狗不值得同情。”走上网赌这条路是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首页有人晒竞彩彩票中奖截图,我抱着试试的心态玩了几把,赢了几百块。钱倒是次要的,那种未知的刺激和赢的爽感最让人上瘾。具体过程不详述了,戒过一段时间,后来又被网页底下五彩斑斓疯狂抖动的时时彩广告吸引。对方先客气地问什么时候还钱,最后说,下个月还不了,就要爆通讯录了。挂完电话,我第一反应是借新平台的贷款,先还上微粒贷再说。利息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其他几个平台也接二连三暴雷。到了十月,我一天能接到十几个贷款平台催债电话,拆东墙补西墙让欠债的窟窿越来越大,征信基本全盘放弃。我每天晚上都在失眠,手机一响身体不自觉抖,二十天暴瘦了十斤。有天吃午饭,对着27楼的窗户,想着跳下去一了百了算了。印象最深的,是个大哥投资亏了六十万,他用excel表整理出每笔负债,精细到角,在评论区更新还款进度。六十万啊,那是我想都不敢想的巨额,那个大哥没有放弃。凌晨三点我从床上爬起来,拿出纸和笔,一笔一笔把欠的钱记录下来。本息一共92789.5,该分期的分期,该最低还款的最低还款。半夜打电话给爸妈,向他们坦白,借了三万,还了已经逾期一个多月的三笔欠款。从凌晨两点算到五点多,但我完全不困,天蒙蒙亮时,我下了楼。北方冬天早晨的空气很清冽新鲜,路边早点铺子已经开始营业了。我叫了一屉小笼包子和一碗豆浆,大口吞咽这八块钱的安心。夹起最后一个包子的时候,我哭了,人生这么活多美好。网赌上瘾,超前消费是韭菜,以贷养贷不可取,这些巨坑我都知道,但仍然会跌进去。而便捷的网贷像欲望催化剂,让我的幻梦迅速满足又迅速破灭。我29岁,欠了15万,不焦虑啊,焦虑解决不了问题,还清就好。每天该吃吃该喝喝,但最近不打车,外卖控制在30以内,双十一才花了3000。我家三猫一狗,挺费钱,所以我把豆腐猫砂降级成膨润土,渴望狗粮换成麦富迪了。欠债原因是我去年八月辞职,不喜欢那个工作,还失眠,在家待业半年多没收入。花销没有因为失业缩减,除了每月2800的房租,主要花在电子产品上。算一下啊,手绘屏、Switch、投影仪、索尼电子纸、两个显示器......但索尼电子纸特垃圾,不越狱不能安装app,使用感还不如kindle;Ps4也垃圾,游戏太难玩了,好在换了Switch,体验直线上升。我觉得我花的钱挺多,但能还得起,合理范围内的过分吧。来到小组,想给自己提个醒,再不控制就要成为下一个破产者了。今年五月把信用卡借呗额度花完,我出来找了月薪一万五的程序员工作。欠款基本分期了,有的分两年,有的分三年,现在每个月还6000,没有负担,最迟明年年底还完。我一度觉得自己有三和大神潜质,破罐破摔,混吃等死,赚一天玩三天。说高雅点,互联网公司给每个电脑配了一个程序员,我就像个被社会异化的机器人,没有面孔,没有个体,随时被替换。身边有朋友边工作边环游世界,还有朋友去做无国界公益项目,我挺羡慕他们的。但是还好啦,我还完钱就辞职,打算考上海这边学校的人工智能研究生。在我看来,小额花呗和大额借贷一样,是购物的底气和生活的便利,还得上就好,没必要注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n6.com/view-106154-1.html